参观中国园林博物馆

标签:
中国园林博物馆苏州畅园余荫山房片石山房 |
分类: 博物揽胜 |
2013年北京园林博览会期间,我和老伴只参观了各省市的展园,没有来得及参观园博馆。由于路途较远一直没有能够再去参观。前些日子到园博园锦锈谷参加二九零农场进京招商的活动之后,便借机参观了园博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位于园博大道的西北端。
园林博物馆包括室内展陈、室内展园和室外展区三部分,全面展示中国园林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园博馆以“中国园林——我们的理想家园”为理念,成为收藏园林历史文物、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园林艺术魅力、研究园林价值的国际园林文化中心。进入园博馆大门便是巨大的圆明园全景立雕,一座古代园林的恢弘景像呈现在观众眼前。进门左侧是一片种植着各种植物的绿墙,突出体现了园博馆的特色。
园林博物馆室内展陈的基本陈列包括中国古代园林厅和中国近现代园林厅,全面展示了中国园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元的功能以及辉煌的成就。
中国古代园林厅分为中国园林的生成、中国园林的转折、中国园林的繁盛、中国园林的成熟和中国园林的集盛五个部分,系统展示了中国园林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高超的造园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厅中陈列着古代园林的照片、匾额和一些建筑的实物。展厅中有展现唐代九成宫的绘画,这是随唐时期皇帝避暑的离宫御苑,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展厅中还情景再现了白居易履道坊宅园,这是唐代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位于洛阳履道坊西北隅,建筑物简朴小巧,植物配置以竹林为主,竹石配置构成局部景观小品。履道坊宅园标志着我国自然山水园林发展到唐代,其艺术特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中国近现代园林厅系统展现中国近代园林逐歩走向繁荣的历程,展示园林绿化建设的成就和进展,展望中国园林发展的未来。展厅中介绍北京一些园林开放时间的表格和我们曾经相识的公园景区门票展示,让观众更直接地了解了北京公园的历史发展过程。
园林博物馆的三个室内展园展示了中国南方不同园林流派的秀美和独特人文魅力。
我们首先来到一层南侧的苏州畅园。畅园建于凊末,是苏州小型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展园总体保持畅园的原貌,园内中央是水池,两对鸳鸯在水中嬉戏,引得游人在石板桥上驻足观看,并用相机记录下这有趣的场景。水池周边以桐华书屋、憩间、留云山房、涤我尘襟等建筑相绕,并配以当地特有的山石花木,展现出苏州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成就。
馆内一层南区复建了广州余荫山房的精华部分。余荫山房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建于1866年,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据介绍,余萌山房造园有四巧:嘉树浓阴、藏而不露;缩龙成寸、小中见大;以水居中、环水建园;满园诗联、文采缤纷。
馆内二层复建了扬州片石山房,仿自扬州城南花园巷的片石山房,传为明末画家石涛所建,乃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据介绍,馆内复建的这座片石山房共用山石千余吨,真实再现了“一峰剥尽一峰环,折经崎岖绕碧湍,拟欲寻源最深处,流云飘渺隐仙坛”的诗情。老伴2013年曾去过扬州,到过何园,亲眼目睹了片石山房的美景。
园博馆内还有一些专题展览,介绍造林技艺、园林文化、世界名园。共中一桌石头宴引人注目,一个大圆桌上摆满了以各种形状石头组成的美味佳肴,清蒸甲鱼、红烧牛腩、凉拌笋丝,个个都能以假乱真。在展厅的最后陈列了一个巨大的象鸟蛋,高31厘米,直经23厘米,周长71厘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鸟蛋,产自马达加斯加。
园博馆还有室外展区分别为染霞山房、半亩轩榭和塔影别苑。由于参观完室内展区,天色已晚,只好打道回府,下次得空儿再来。好在去园博馆虽路途远,交通却方便,乘地铁到园博园站下车后换乘公交车即可到达展馆门口,而且是免费参观,只要凭身份证领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