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宫乔岩4:寻觅革命前辈王少春在安徽芜湖的足迹
					
											标签:
																				
                            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宫乔岩(王少春)四川雅安党工委书记徐勇 | 
					分类: 今日头条 | 
  3月11日,亦即我实地访寻革命前辈王少春在原西康省雅安县苍坪山下开设电台的遗址遗迹后不久,一向以抗战剧、谍战剧、互联网为“知己”的我,浏览到雅安市政府官网的一条讯息,精神为此一振,标题很醒目:唤醒西城记忆,讲述老城故事。
徐勇(左二)在讲党史故事 图源:胡月
  市政府官网的这条讯息,说的是雅安市雨城区人大代表、雨城区西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勇,深挖老城文化,促进西城街道发展的事。其中一个重点,就是集中展示王少春在雅安从事地下工作8年的“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红色展厅。
  早些年因为打工,与徐勇有过许多“面缘”。他年少勤壮,敏锐通透。多年不见了,徐勇把承载革命先辈王少春光辉足迹的红色展厅布建出来,作为党史学习的教育基地、孩子们吸取红色基因的实践基地,让我深感作为雅安人对革命前辈们深深的敬仰和缅怀,也盛赞雅安的街道乡镇组织层面,永铸着红色基因之“链”。早些年,雅安市政协专班研史编撰《多党合作在雅安》、《回忆西康》、雨城区编撰《雨城区历史》等,都闪耀着革命先辈王少春的光辉。
王少春(宫乔岩) 图源:蔡远
  王少春本名宫乔岩,1892年出生于安徽芜湖,这一年是中国农历辛丑年,亦即十二生肖牛年。王少春曾留学日本,归国后参加了以孙中山为代表反抗袁世凯的1913年“二次革命”(又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1919年后,王少春在芜湖教会学校圣雅阁中学当老师,当时,后来享有“中共特工王”之誉的李克农和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家、剧作家、编译家的阿英(原名钱德富,又名钱杏邨,下同),正是王少春任教的圣雅阁中学学生,3人由此结识,建立深厚情谊。
李克农 图源:网络
  王少春一直被李克农、钱杏邨尊称为“二哥”。后来,周恩来叫他“二哥”时,令他感怀不已。“二哥”的尊称,就在于王少春排行二并娶钱杏邨的二姐钱德海为妻。
6年后,1925年,33岁的王少春辞去圣雅阁中学老师职位,与李克农、钱杏邨等创办起民生中学并任校长,一直在芜湖参加并主持大量进步活动。1927年4月,芜湖的反革命清党,王少春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李克农等人一道,被国民党安徽政务委员会主席兼三十七军军长陈调元密电缉拿,敏锐且有极强警惕性的李克农察觉后,带领王少春、钱杏邨等人趁夜色搭乘一条小船秘密渡过长江。
  李克农1899年出生,年小王少春7岁;钱杏邨1900年出生,年小王少春8岁。从1919年当老师,到辞职,到创办民生中学当校长,至1927年被缉拿围捕,年长的王少春都与年少于自己的李克农、钱杏邨等风雨同行,生死并肩。这,或许就是同“志”的伟力所在,也是信念的伟力所聚,更是革命先辈的敢于斗争精神和坚定斗志。
钱杏邨(阿英) 图源:网络
  要知道,王少春、钱杏邨等人在李克农的带领下潜入长江对岸时,李克农的妻子赵瑛正身怀六甲,芜湖侦缉队队长崔由桢又利用安插在王少春任校长的民生中学的耳目,探听到王少春、李克农一行人的潜入地点,集结了大量军警带上机关枪和“一旦拒捕逃跑,格杀勿论”的命令,展开缉拿。身怀有孕的赵瑛得到在警察局作文案的娘家远房亲戚送来的这个凶讯,不顾一切雇小船冒雨过江,在泥深过尺的小道跑了八里路,抢在敌人前面让李克农一行人知道了险情,到巢县作短暂避居。直到初夏时节,王少春一行才经武汉返回芜湖,自己还当校长。半年后的初冬时节,国民党包围民生中学,李克农脱险,王少春被捕,迫于舆论压力,国民党当局将其释放。
1927年,无疑成为35岁的王少春的重要节点。这一年,他在芜湖经历离乡、返乡、被捕释放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即与李克农等前往上海,与先期到达上海的钱杏邨会师于上海中心区北部的闸北区“春野”书店,党组织生活就在春野支部过。
  从此,王少春即与李克农一起从事党的隐蔽战线工作,先后历经上海、东北等地地下斗争并组织抗日运动,1932年到北京、张家口从事抗日同盟活动,至1942年50岁时到雅安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