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吴必宣)

(2019-05-06 19:11:41)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尝试让学生寻找方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首先利用情景图提出一个问题,引出36-8的算式。得出算式以后,又通过提出“怎么算呢?”的疑问引出摆小棒的方法。摆小棒时,一个学生提出“68不够怎么办”的问题,这个问题反映了退位减法的难点和关键,同时也表达了学生的认识冲突,它可以起到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作用。

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的口算练习,同学们理解了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计算的道理,所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学生能直接计算。而退位减法相对难一些,我充分利用“68不够减怎么办”来引发学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学生利用已有的只是经验,想出了不同的办法:

136-8=?想:16-8=8  20+8=28,学生想到从十位借“10”。

在这里,我追问了为什么用16来减,不用6来减?161个十怎么来的?为什么是208,不是308?学生从感觉上初步认识了个位不够减就得向十位借的道理,这样就突破了退位减法的难点。

2列竖式计算。个位不够减,怎么办?要从十位退110怎么表示?这时十位还剩几?学生初步掌握了退110的方法。

在讲述上面的几种方法时,我让学生认真倾听,理解别人的想法。当一个学生汇报后,就请另一个学生或者更多的学生说一说别人的意思。这样做就是让学生之间产生互动,达到进一步理解知识的目的。

在教学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取得了以下几点成功: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学习举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能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2、引导学生探索36-8这道退位减法的算理,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算法,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保护学生自主发现和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用童谣的凡是帮助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如:6-8不够减,不够就用16来减。甚至还有个叫喻翠兰的学生想到了概括的口诀:几减几,不够减。不够减就用十几来减。

5、课堂时间分配合理,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练习时间,同时我也从联系中得到了反馈,及时纠正部分孩子的错误计算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瞬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