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文阅读“获取信息活用预测”教学反思

(2018-12-16 23:04:06)
标签:

教育

群文阅读“获取信息 活用预测”教学反思

长宁县希望小学 罗晓霞 

本次,我带着学生穿梭1+X”读本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群文之中,本想体验预测之妙。我们阅读四篇文章:《田鼠太太的项链》、《不留余地的狼》、《公主的猫》和《三只小狼和一只大坏猪》。而《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作为选读的故事。本单元群文编排,紧扣我们同一册语文教材的第四单元——预测的内容。

 思一:议题契合度

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灵魂和出发点,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归宿点。鉴于上课前,学生早就已经完成了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学习,本该已经掌握了预测方法。于是,本次群文阅读,我定位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复习巩固我们学过的方法。于是我选择了议题:获取信息,活用预测。这个议题的选择,既包含了预测方法的呈现,也涵盖了预测的过程——典型的方法与过程的统一。

 

反思二:目标达成度

教学目标达成只有在课堂中完成,也必须在课堂上完成。这次上课,我给了学生一张阅读分享卡,要求学生在自己众多的预测中,写出一条最精彩的预测写下来,以便和其它同学交流。但我的课堂目标达成度并不如人意。一是学生不能按时阅读完四篇文章。二是学生的预测成果也未能写出来。极少数写出来的学生,上台交流声音小,朗读也不够清晰明白。

 

反思三:措施有效性

为什么会造成目标不能很好的达成?本来教学措施得当是助推课堂顺利进行的保障。那么我的课堂措施在哪里出了问题呢?我想,从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回顾我们学过的预测方法,学生就不能说出来。于是在第二个环节,即阅读《田鼠太太的项链》中,我耽搁了较多时间,去引导学生发现曾经学过的方法,并通过板书呈现预测点与预测依据两个板块。接着,在较为仓促的时间内,学生当然不能读完预设的三个故事。其实,由此可知,我在备学生这个环节上就已经出现了差错。所以相关的措施也是缺乏有效针对性的。最后,在教学环节上,当课堂已经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教师未能及时调整学生读书的量,从而在后续环节中再次表现为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反思四:“1+X”亮点呈现

学生能在教师启发下,完成《田鼠太太》阅读与预测,包括根据标题与插图去快乐预测。并且也能在此故事的文字内容里提取一些信息进行预测。

 

问题与建议:

最大的问题是课堂时间不够。如何更好的整合教学环节,其一是把回顾预测方法的环节与阅读《田鼠太太的项链》提炼与践行阅读方法进行合并。其二是,把放手让学生读《田鼠太太的项链》,改为带着学生去读,一边读一边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预测。这样可以更好的带动那些忘记了预测方法或者那些没有预测习惯的学生去预测。并且形成同一预测点的不同预测结果,这样,在对比的结果中,激活学生的预测思维和预测的积极性。

其次,对于阅读速度较慢的三年级学生,我们可以减少阅读量。不要拘泥于“1+X”读本中的篇目,也不要拘泥于公开课的严肃性——我们要一切为了学生,从实际出发。

最后,我想我的这次移位教学,缺乏和原班语文教师的有效沟通。没能了解学生对预测方法的掌握情况,从而导致在教学环节的设计,阅读量的设计上都出现差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