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月第一本书《特别的女生撒哈拉》

(2012-10-02 10:04:23)
标签:

杂谈

十月第一本书《特别的女生撒哈拉》

 

书 名: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

作 者:()爱斯米·科德尔http://s8/middle/6b41f9ddtcb09f6471a57&690

   评论: 读孩子的书,看孩子的事,听孩子的话,懂孩子的心!关注儿童教育和心理,适合孩子阅读,更适合家长和教师阅读,献给孩子们和渴望了解孩子内心城市的大人们。

                           

  两年前读此书,情绪为特别的女生“撒哈拉”的遭遇而不断起伏,为波迪小姐的做法而震撼。

   随着时间流逝,这本书留给自已的追问凝结成一句话:“在教室里,我能成为波迪小姐吗?”

  国庆假期,重读此书,再次被波迪小姐的做法打动,为书中主人公“撒哈拉”与“德里”的转变而庆幸,庆幸这两个孩子因为遇到了波迪而改变了自已的。

让我们重新回顾此书。

  我喜欢这书本喜欢的地方很多,比如书中的人物漫画,充满了孩子的童真;书中的文字,在关键的地方做出特别的颜色提示,这种提示不是作者故意强调什么,正是主人公撒哈拉的情感起伏之处。

特别喜欢书的目录,目录是孩子用蜡笔书写的,这样的笔迹告诉我们这是一本关于孩子的书,以儿童的视觉在观察着,在讲述着一个特别女生的故事。

                一、特别的女生撒哈拉

  在故事的开头,小女孩撒哈拉是一个被父亲遗弃的五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渴望父爱的女孩写了很多给父亲的信,这些信被藏在课桌里,有一天不小心撒落一地,这次事件成为撒哈拉学校不幸生活的开幕式,校长柜子里的档案记录成了撒哈拉的恶梦。她为了不让校长有记录可写,在学校,她成了一个特别的女生。在学校,在老师同学眼中,她是个需要特别的帮助的笨学生,她是特别的萨哈拉,她不写作业,不开口读书,不学习。

我的自画像

富兰克林·奥哈拉

当我还是个孩子,

我只躲在草场的角落,

自己做自己的玩伴.

我不喜欢娃娃,

我不喜欢游戏,

动物们在我看来也不友好,

鸟儿甚至也飞走了.

如果有人找我,

我会躲在树后,

然后大声地叫:“我是个孤儿!

但是实际上,萨哈拉热爱阅读,疯狂地喜欢写作,甚至还写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偷偷地藏在图书馆里,期望有一天有人能看到自己的作品。

撒哈拉的“特别”是谁造成的?家庭的离异,学校的强制和伤害,妈妈的伤心……都让异常敏感的孩子进行自我封闭,她的故事只会锁在图书馆的柜子里。此时撒哈拉是受到“特别到伤害的撒哈拉”,受到“异常关注的撒哈拉”。

而改变“特别”这一特殊含义的关键人物是新来的老师的“波迪”。

                  二、与众不同的波迪老师

波迪小姐是与众不同的。波迪小姐的与众不同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波迪小姐的出场用撒哈拉的话来说,像一个问题少女,穿着很奇怪。行为和语言也很奇怪。她不呆板,不正统却处处吊起孩子们的好奇心。

2、波迪小姐一到教室,竟谈些与学习和学校没有关系的事情,她也不看孩子。进教室后不停地摆动着花和花瓶,问她的学生去过农贸市场没有······
    3
、她定的规矩和别的老师不一样,先让学生说“不许”怎么样,然后否决了这一说法而让学生变成一定要······”
    4
、波迪老师开始发本子,这是她自己花钱买的,为撒哈拉她们当日记本,她还要求她们每天都要写日记,哪怕写一句话也行,要是不让别人看,可以在上面写
p就行了。

5、波迪在孩子们进教室时会准备一个烦恼收集器,这个篮子很重,好像累的她的腰都弯了。放学时让孩子们把烦恼领回家,结果孩子们大多忘记了自已的烦恼。

6、对于撒哈拉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新老师看校长柜子里关于学生的不良记录。而波迪恰恰是那个不喜欢看记录来认识学生的老师,她只看学生这个人。

7、比学生更疯的老师。对于撒哈拉来说,和她一样是问题学生的“德里”却是一个疯的无法无天的男生。面对德里不断的挑衅波迪从容应对,让学生目瞪口呆。比如:德里说请你看好你的后脑勺,波迪就让德里帮着她着看自已的后脑勺。德里生气的踢了波迪的讲桌,波迪就狠狠地踹了德里的课桌。像撒哈拉这样的学生知道,千万不要和老师比谁更疯。

8、波迪给学生讲故事时只是描述故事情节,而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理。包括撒哈拉第一次紧张的朗读自已的日记,波迪都要问问说明了什么?正如波迪那个特别漂亮的小台灯,总是能给人以特别的温柔和光沉。

9、波迪小姐把同学们和别的老师眼中的特别人物德里萨哈拉当做普通学生。当碧丝要求让萨哈拉和德里一起再接受特别的教育时,波迪小姐不耐烦地说:为什么啊?你要把他带到那儿去,他没有毛病,你可以走了,请出去。

 10、波迪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更喜欢编故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她自已,那个受到学生伤害的老师,就是德里,那个伤害老师的学生,最后成为一个真正的老师。在波迪的故事里他们能够和大树说话,能够和小草交流,小鸟能够变成一个知恩图报的小姑娘,每天送给老师生个苹果。……

波迪的故事太精彩了,精彩在于她能真正以儿童的心态来对待儿童。她了解她们的恐惧,知道她们的渴望,她相信这些孩子,比如,撒哈拉连续上交空白日记,有一天写下“我是个作家”,而波迪的批语是“我相信”,“作家需要写作。”

……

就是这样,波迪打开了孩子的心,赢得孩子的心,呵护孩子的心,使特别的撒哈拉成为孩子们心头最亮丽,最特别的风景。

读完此书,心中被一种感动、顿悟,美丽的情感包围着。

我曾经就是那个孩子,那个特别的撒哈拉。撒哈拉唤起了我们小时的记忆,家庭中父母之爱的缺失,喜欢的阅读,在班级里努力把自已隐藏起来的自卑。

某一天,因为遇一位类似波迪的老师,我们开始悄悄的转变,对世界和他人充满了关心。因为有了波迪,有了波迪的引导,撒哈拉的世界开始变得完美,她开始一个作家的真正写作之旅,她开始理解母亲,理解父亲,理解这个世界。她变得快乐而勇敢,撒哈拉成为她自已生命叙事的主角。

我的自画像

富兰克林·奥哈拉

当我还是个孩子,

我只躲在草场的角落,

自己做自己的玩伴.

我不喜欢娃娃,

我不喜欢游戏,

动物们在我看来也不友好,

鸟儿甚至也飞走了.

如果有人找我,

我会躲在树后,

然后大声地叫:“我是个孤儿!

而现在,我成了所有美好的中心,

写着美丽的诗篇,

倾诉着美丽的梦想!

读完此书我不断的追问:波迪为何会如此?

碧丝和波迪是故事中两位不同的教师,碧丝温柔,看似关心孩子实则冷漠。把学生当作特别关照的对象,通过特别的关照使学生更加受到伤害,从而让一颗颗活泼的心灵封闭起来。而碧丝却依然温柔而坚定的做着她的看护,履行着她推离心灵的职责。而波迪则是丰富的,她的丰富是因为她真正的理解孩子,具备爱和宽恕的能力,波迪在教室不断的改变,不断的创造,使世界成为美好的世界,使孩子们成为美好的中心。

读完此书我们仍续不断的追问:我们如何才能成为波迪 那样的老师,而不是成为碧丝这样的特别关照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