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你观念的抽屉
(2010-10-24 14:12:15)
标签:
体育贾斯廷美国外资公司松下幸之助杂谈 |
分类: 心灵与智慧 |
人生的棋局
与高手对招,常一步失策,满盘皆输,但是高手下棋,眼见的残局,却可能峰回路转,起死回生。
有的人下棋,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认输,有些人下棋,稍见情势不妙,就弃子投降。
棋子总是愈下愈少,人生总是愈来愈短,于是早时落错了,后来都要加倍苦恼的应付。而棋子一个个地去了,愈是剩下的少,便愈得小心地下。赢,固然漂亮。输,也要撑得久,输得少,才有些面子。
所兴者,人生的棋局,虽也是“起手无回”,观棋的人,却不必“观棋不语”,于是功力差些的人,找几个参谋,常能开创好的局面。但千万记住,观棋的参谋,也有他自己的棋局,可别只顾找人帮忙,而误了他枰上的撕杀。
如果你不知道计划未来,必是个很差的棋士:如果你因为输不起,而想翻棋盘,早早向人生告别,必是最傻的棋士。
请问:你还有多少棋子?你已有多少斩获?你是不是应该更小心地,把所剩无几的棋子,放在最佳的位置。
据调查,家长普遍对自己孩子期望过高。不可否认,过高的期望源于“望子成龙”心理。一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先天条件,一厢情愿地要求孩子成为某种标准的“龙”。然而,家长的过高期望常使孩子疲于应付,无所适从,总有一种达不到标准的挫折感,久而久之,难免引发悲观和厌烦情绪,最终很可能失去追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精神。
摆正期望的天平,这是现代社会家庭教育一个亟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孩子的个性,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不可能千篇一律地都成为“龙”。做父母的应该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智能类型,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编织自己的梦,“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让小草长成最小的小草”。
美国篮球奇才迈克尔!乔丹的母亲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从未着手培养超级明星。我认为不论是谁,如果把培养明星作为父母的奋斗目标,是父母幻想的悲剧性误导。实际上,我认为任何做父母的,如果把子女在任何领域的成就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那是在危险的道路上践踏子女的前途。父母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优秀品德和性格!”此话耐人寻味。
年轻人很珍惜这次采访机会,做了认真的准备。因此,他与松下幸之助先生谈得很愉快。采访结束后,松下先生亲切地问年轻人:“小伙子,你一个月的薪水是多少?”
“薪水很少,一个月才1万日元。”年轻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很好!虽然你现在的薪水只有1万日元,其实,你知道吗,你的薪水远远不止这1万日元。”松下先生微笑着对年轻人说。
年轻人听后,感到有些奇怪:不对呀,明明我每个月的薪水只有1万日元,可松下先生为什么会说不止1万日元呢?
看到年轻人一脸的疑惑,松下先生接着道:“小伙子,你要知道,你今天能争取到采访我的机会,明天也就同样能争取到采访其他名人的机会,这就证明你在采访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如果你能多多积累这方面的才能与经验,这就像你在银行存钱一样,钱存进了银行是会生利息的,而你的才能也会在社会的银行里生利息,将来能连本带利地还给你。”
松下先生的一番话,使年轻人茅塞顿开。
许多年后,已经做了报社社长的年轻人,回忆起与松下先生的谈话时,深有感慨:对于年轻人来说,注重才能的积累远比注重薪水的多少更重要,因为它是每个人最厚重的生存资本。
墙上的解剖图
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整个学期那幅图都挂在那里。
期末考试时,我们一走进教室,那幅解剖图被收起来了,整张试卷只有一道题:“列举人体各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
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出抗议:“我们从来没有学过。”
“这不是理由,”老师微笑着说,“那些知识已经挂在墙上好几个月了。”我们勉强回答一会儿以后,老师便把试卷收起来,撕得粉碎。“永远记住,”他忠告我们,“教育不仅仅是学别人告诉你的东西!”
轮淘汰下来,最后只剩下了五个人。
五个人个个都优秀,都有较好的外表条件和学识,都毕业于名牌大学。公司通知五个人,聘用谁得由日方经理层会议通过才能决定。于是五个人安心地回家,等待公司最后的决定。
几天后,其中一位的电子邮箱里收到一封信,信是公司人事部发来的,信中告诉她:“经过公司决定,你落聘了,但是我们欣赏你的学识、气质,因为名额所限,实是割爱之举。公司若以后有招聘名额,必先优先通知你。你所提交的材料录入电脑存档后,不日将邮寄返还于你。另外,为感谢你对本公司的信任,还随信寄去本公司产品的优惠券一份。祝你开心。”
她在收到电子邮件的那一刻,知道自己落聘了,十分伤心。但又为外资公司的诚意所感动。两天后,她收到了寄给她的材料和一份优惠券,另加一个电子信件中没有提及的一个带有公司标志的小饰物。
她十分感动,顺手花了三分钟时间用电子邮件给那家公司发了一封简单的感谢信。
两个星期后,她接到那家外资公司的电话,说经过日方经理层会议讨论,她已被正式录用为本公司职员。
后来,她才明白这是公司最后的一道考题。公司给其他四个人也发了同样的电子信件,也送了优惠券和小饰物。但是回信感谢的人只有她一个。她能胜出,只不过多花了三分钟时间去感谢。
快点“站起来”
在一次促销会上,美国某公司的经理请与会者站起来,看看自己的座椅下有什么东西。结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座椅下发现了钱,最少的捡到一枚硬币,最多的有人拿到100美元。这位经理说:“这些钱全归你们了,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有人能够猜出这是为什么。最后经理一字一顿地道出了个中缘由。
他说,我不过想告诉你们一个最容易忽视甚至忘掉的道理: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
这是一个多么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啊!
好的机缘绝不会亲自登门拜访“坐着不动”的人。他们只能注定永远与成功擦身而过,永远徘徊于低谷之间。
感言:其实,无论是商界,还是生活中,许多人都犯过放弃了看是渺小,但却蕴含巨大”财富“的机会。相信,大凡成功之士,除了有高深的智慧和才华外,还善于捕捉机会。而这种机会,恰恰是被别人遗弃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