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創栓塞法 斷宮肌瘤生路

(2010-09-18 00:18:50)
标签:

健康

子宮肌瘤雖非嚴重疾病,但卻為婦女帶來很大生活困擾。以往最徹底的做法唯有將子宮切除才可免後遺症。香港中文大學    最新研究發現,進行「血管栓塞」微創手術,成功率可達九成六。即使復發也可再作治療,令患者免受開刀之苦。
可致缺血性貧血

  子宮肌瘤乃常見婦女良性腫瘤,四十至四十五歲是發病高峰期,病情通常會於更年期過後穩定下來。相反如更年期後腫瘤生長速度異常加快,病徵更為嚴重,有機會轉化成惡性腫瘤(癌症),出現此情況的百分率大約為千分之一。

  中文大學透視微創治療基金臨床科學中心總監余俊豪(上圖)教授表示,子宮肌瘤是在子宮肌肉層長出來的一種良性平滑肌肉瘤,其生長速度受女性荷爾蒙及生 長激素影響。有一半患者不會出現病徵,但病發時會引發頗嚴重的不適,對生活造成很大困擾,如月經流血量多,甚至血崩,導致缺血性貧血、頭暈、虛弱無力等, 更會出現經痛、下腹脹痛、心跳、尿頻等。此外,患者亦會增加懷孕的風險如產後嚴重出血,而肌瘤亦有機會阻礙嬰兒出世,增加早產及發育不健全的風險。

  傳統口服藥物療效低

  余教授指,診斷子宮肌瘤一般可透過婦科、超聲波或磁力共振檢查。目前為止,口服藥物對治療肌瘤的療效不大,如非類固醇    抗炎藥,只能紓緩痛症及血崩等情況,但無法令肌瘤消失,而注射荷爾蒙壓抑劑,雖可暫時縮小肌瘤,但停藥後肌瘤便會回復原狀,長期服藥可致骨質疏鬆及更年期不適,故最多只會於手術前短期使用。

  新療法堵塞血管

  現時微創技術日益進步,不少以往要開刀做手術的疾病,現時只需要在皮膚上開個小孔,經血管放入導管,再透過如X光、超聲波等醫學影像輔助,進行各種治 療。余教授說︰「血管就像城市街道,可通往不同地方如器官及肌肉,利用血管進行不同的手術,如血管栓塞、血管擴闊、血栓融解、藥物治療等,用以治療腫瘤、肝硬化    等疾病。」

  有機會影響生育

  子宮肌瘤血管栓塞手術的原理是將栓塞微球,如明膠微球(TA)放入微導管內,再經大腿內側動脈,到達至子宮動脈,釋放栓塞微球以閉塞肌瘤血管,阻截肌 瘤之血液及氧分供應,令其縮小壞死,「此方法可將肌瘤縮小約百分之六十,消除病徵及毋須外科手術跟進的成功率達百分之九十六,並可作重複性治療。」余稱。 他又指一般婦女有婦科病,都不會向放射治療科求診,婦科醫生較傾向進行外料手術,故大部分病者未必知道有其他治療選擇。由於術後有百分之二的患者(多數為 接近閉經的婦女),有機會出現卵巢受損等而影響生育,故打算懷孕的婦女,必須考慮箇中風    險。

  新舊手術比較

  方法 副作用 復發率 懷孕風險

  子宮切除 復原時間較長,對生理影響不大,但對部分患者可能造成心理陰影。 最低 不適合打算懷孕的婦女。

  剖腹肌瘤切除 復原時間長、傷口及子宮可受感染,使用內窺鏡肌瘤作切除,較小的傷口可以減少出現併發症。 27%至51% 日後或會出現宮外孕、產後出血。

  栓塞血管 術後一周內會出現下腹疼痛、發燒、疲倦等,術後一至兩個月內,經期不穩。腫瘤愈大,副作用愈多,故不適合腫瘤逾十二公分的患者。 接近20% 小部分人可能因子宮長期缺血而會影響卵巢功能,令日後無法生育。

  ■新型明膠微球栓塞物料(TA)(下),較傳統物質聚乙烯醇微球物料(PVA)(上)具較佳的治療效果。

  ■病者做血管栓塞手術前,需要局部麻醉。

  ■微創手術利用導管經血管到達患處,進行各種治療。

  ■可先透過磁力共振檢查,檢視子宮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