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大裂谷

标签:
未名湖文化 |
分类: 照片 |
山水人家
http://s8/mw690/001XLz8Kgy6ZkKXlxtR87&690
皖西大裂谷人口处,记得还是10年前去的时候,大门就是一栋小木屋外加一根栏杆。
http://s13/mw690/001XLz8Kgy6ZkKXIE326c&690
http://s1/mw690/001XLz8Kgy6ZkKY6Vfqf0&690
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当时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被明军左良玉部追击到此,避难岩内,因士兵众多,饮水困难,便命令军士挖井取水,因张献忠自号“八大王”,后百姓习惯称此为“大王井”。
http://s1/mw690/001XLz8Kgy6ZkLdeMMM90&690
清风竹影,溪水潺潺。
http://s10/mw690/001XLz8Kgy6ZkLdjsaRe9&690
梅花桩
http://s3/mw690/001XLz8Kgy6ZkLdqSlka2&690
用手机拍的,颜色有点失真。
http://s13/mw690/001XLz8Kgy6ZkLdBpvK5c&690
http://s8/mw690/001XLz8Kgy6ZkLdMZMj97&690
此地为清朝末年大地主左伯斋庄园旧址,也就是在山峦近水、向阳、地势较平整的地方。
http://s6/mw690/001XLz8Kgy6ZkLnj00t95&690
皖西大裂谷共分三道闸关,横亘在此的天然关隘致使至今几无一人能不依靠攀援工具逾越此屏障,其险关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此为第一道闸入口处。
http://s13/mw690/001XLz8Kgy6ZkLnsp3e5c&690
http://s13/mw690/001XLz8Kgy6ZkLnI6pmec&690
砾岩由直径大于2毫米的碎屑和胶结物组成。岩石中2毫米以上的碎屑含量大于50%,碎屑为球形或似球形,成分一般为坚硬而化学性质稳定的岩石或矿物。把这些球形碎屑连接在一起的物质称胶结物。胶结物成分有硅质、钙质、铁质、泥质等。此处砾石直径较大,磨圆度较好,岩性为片麻岩、花岗岩、石英岩等,胶结物为较小的碎屑物。属冲积扇相沉积。
http://s12/mw690/001XLz8Kgy6ZkLo7K6n2b&690
http://s4/mw690/001XLz8Kgy6ZkLojkif43&690
此处是二道闸。
http://s7/mw690/001XLz8Kgy6ZkLoJ5nU96&690
http://s1/mw690/001XLz8Kgy6ZkLyU8FO40&690
涧内的苔藓还是很茂盛的。
http://s14/mw690/001XLz8Kgy6ZkLzlaBn5d&690
游人行进在三道闸,三道闸也是最窄的地方,人行其下,抬头只见一线天,这次去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就没有穿越三道闸了,而是借助景区修建的栈桥从绝壁登上了山梁。
http://s10/mw690/001XLz8Kgy6ZkLzM853a9&690
http://s5/mw690/001XLz8Kgy6ZkLzYAw444&690
爬远一点的山感觉和市区里的山相比还是不一样的。
http://s16/mw690/001XLz8Kgy6ZkLAfCgvff&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