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简单和大家聊聊什么叫做传说中的“分区曝光法”》

标签:
adobeadobe大师班ps后期教学后期教程影像后期教程it |
分类: photoshop大师班 |
有小伙伴说一起交流下分区曝光。那正好就当是一个思路的梳理。分区曝光(区域曝光)是由F64狂魔 安塞尔 亚当斯 所建立的一套理论。
http://s15/mw690/649a2d56gx6CJfKadwqfe&690
从0~10共11个区域。第五区就是中性灰。加曝光就是慢慢的开始变成亮灰、有细节的亮部、死白等。减曝光也是那么会事。主旨是要让亮部、暗部都变得有细节。当然我们也可以逆向思维……
然后这个歪鼻子狂魔就用这套后期理论开始拍遍全美国的国家公园。
http://s12/mw690/649a2d56gx6CJgBKECT2b&690
http://s4/mw690/649a2d56gx6CJgBOYsHe3&690
http://s6/mw690/649a2d56gx6CJgBRBe5e5&690
嗯,说了那么多,那分区曝光对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干嘛要用分区曝光?
比如前天拍的这种。前期用一只常亮灯模拟自然光。但人物还是处于全局曝光之中。
现在用数码拍,那就是LR里用“高光”修补下亮部的益处。用“阴影”增加下暗部的细节。
把原来处于“近乎没有细节”的9区的物体压暗到“有细节的亮部”7/8区。暗部亦然。差不多就是那么个意思。
嗯。如果就这样完了,那我一定会被打死的。
事实上,以上命令作用于全局。而亚当斯的时代,则更没有lightroom了。有的只是darkroom。
所以他需要在暗房里,针对特定区域,去进行具体的调节。
下面用20世纪的眼睛——玛格南来做例子。
这就是我们的LR界面。先选片。
但选完片后。要进一步处理。
以下是玛格南的摄影师和暗房技师的沟通表。
嗯,这里提亮点,那里压暗一点。
http://s12/mw690/649a2d56gx6CJgBKECT2b&690
http://s4/mw690/649a2d56gx6CJgBOYsHe3&690
http://s6/mw690/649a2d56gx6CJgBRBe5e5&690
嗯,说了那么多,那分区曝光对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干嘛要用分区曝光?
按照我的经验,分区曝光多用于前期无法精密布光的情况下。
比如前天拍的这种。前期用一只常亮灯模拟自然光。但人物还是处于全局曝光之中。
(既主体与背景环境的曝光值差异不大。)
为什么我不喜欢这样呢?
人的眼睛对闪动、艳丽、明亮的东西比较敏感。前两者,不一定是我们能控制的。但是对于主体的明亮,我们还是有充分控制权的。
通过明暗的对比来突显主体,对我这种不喜欢强烈虚化、需要交代环境背景,喜欢拍人小景大的叙述方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raw在LR5中配置肖像模式后得到图像。这也是初步冲图的结果。但如果只是这样,图像还是有点平淡了。
利用LR5的 径向滤镜(和PS里的径向滤镜是两码事)、画笔、渐变三个局部调整工具来实现区域曝光。
不过现在画笔和渐变,不太用了。基本上都是在用径向滤镜。这是LR 5新加入的功能,异常好用。
这张图,我用了4个径向,1个渐变来做曝光。
首先是按照个人习惯,会选定人物周围的环境,然后减曝光。一般压暗0.5~1ev。然后配合脸部提亮0.5ev。
这样一来一去,主体就突显了。并且不会觉得有不自然。
不过在这张图中,我则多了更多的调整。比如鸟笼,因为更加靠近光源,所以会比较亮,为了不和人脸抢吸引点,我-0.6。
然后衣服有过爆的倾向。我同样-0.5,并且用“高光”进一步压制了衣服的亮部,然后增加对比。
最后我再用渐变工具把柱子到右边画面-0.5。
这样整个观感就提升了。(当然也会配合一些全局的调整,这里就不说了)
LR虽然没有PS那么精确。但是贵在高效。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创作,我能修那么多图的原因=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