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2019-02-28 16:38:33)
标签:

南极

乌斯怀亚

海钻号

分类: 旅游

圆梦南极

(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2018年12月2日,今天将要飞往乌斯怀亚,登上“海钻号”邮轮,然后驶向魂牵梦绕的南极。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停在乌斯怀亚港口的“海钻号”邮轮

好在还有时差,所以虽然需要凌晨三点多就起床,我个人却并不感觉太困难,反正我也是2点多就醒的。熬到3点半起来,待洗漱收拾后,再叫外甥女也起来。到4点10分,我们整理好全部行李,赶紧下楼去退房集合。因为时间太早了,又没有提前告知酒店,自然没有早餐。不知道阿根廷的航班上会不会有什么可以果腹的东西。这里感觉阿根廷的导游傅老师好像不是太职业,她应该早就知道我们今天要赶早班飞机,但是依然没有提前告知酒店准备早餐,或者准备好可以携带的早餐,感觉非常不专业。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4点10分,我们赶紧下楼去退房集合

4点多的布市街道一片静谧,大巴车已经到了酒店门前,一直到准备上车了,我才发现住了两天的酒店门前,居然有两匹黄铜铸的马。大巴车载着我们去市中心东北2公里(1.2英里)处的国内机场,准备赶阿根廷航空公司早晨7点25到乌斯怀亚的ARG1892航班。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4点多的布市街道一片静谧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酒店门前,居然有两匹黄铜铸的马

因为看到近期阿根廷、智利的航空公司经常罢工,有一个南极群里的群友,就因为买的阿根廷航空的机票遭遇罢工,不得不改签智利航空,没想到智利航空也罢工,最后只能坐长途车赶过去,差点误了船。所以特别希望我们的航班不要有什么幺蛾子,让不远两万多公里过来的我们,能够顺利登上下午5点开往南极的“海钻石号。

 

布宜诺斯艾利斯有两个机场,一个是Ezeiza国际机场,也叫米尼斯特罗皮斯塔里尼机场,全称为Aeropueto International Ministro Pistarini ,代码:EZE,承接阿根廷国内及国际航线的航班。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今天一大早要去的是霍尔赫纽贝里机场,也叫乔治纽伯里机场,全称Aeroparque Jorge Newberry,简称为Aeroparque,代码:AEP,是主要承接阿根廷国内的航班的国内机场。这个机场的地址是Av. Rafael Obligado, 1425 Buenos Aires, Argentina,相邻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省会拉普拉塔,机场旁边的河就是拉普拉塔河,河对面是乌拉圭。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霍尔赫纽贝里机场,也叫乔治纽伯里机场

尽管这个国内机场从外面看起来有点儿像长途汽车站,不过客货吞吐量与国际机场基本持平。我们的托运行李事先说好的升级为23公斤,不知道为什么有的值机柜台不认账,地接傅老师似乎也束手无策,好在绝大部分团友都人品爆发,最后大家都远离那个铁面无私的女值机员,换在其它柜台顺利托运了行李。

 

ARG1892航班7点25正点起飞了。然后经过3小时43分的飞行,上午11点08分正点到达乌斯怀亚机场。本来以为终于一切都顺利了,没想到最后还是节外生枝出了幺蛾子。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2018年12月2日ARG1892航班的飞行数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快到乌斯怀亚机场了

乌斯怀亚机场非常小,大家下飞机后就在行李转盘前等自己的托运行李。看着一个个旅客欢天喜地地拿了行李出去了,可是我们仨人的三件行李却还没有全部出来。几乎所有的行李都拿完了,才终于等到我们的第三件行李。确认好绑在行李上的邮轮房间号牌依然还在,就将三个大行李箱交给门外的凯撒南极团队的工作人员,这样行李就可以直接运到邮轮的房间里,而我们可以轻装上阵地在乌斯怀亚溜达几个小时。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乌斯怀亚机场非常小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在行李转盘前等自己的托运行李

而海总夫妇的运气似乎比我们仨更差一些,一直到行李转盘完全停下来时,他们托运的两件托运行李只出来了一件。而且失踪的那一件行李,还是一箱他们夫妇专门为南极准备的厚衣服,包括凯撒发的保暖外衣,和老王大哥特别准备的用几十个保鲜袋自制的防水裤。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拿了行李在这里集合

海总夫妇马上告知李队,看看能不能找到丢失的行李。凯撒的人员赶紧与机场方面沟通,查找,结果发现海总他们的行李还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霍尔赫纽贝里机场。可是今天最后一班从布市飞往乌斯怀亚的航班也已经起飞了,所以海总的行李无论如何也快递不过来了,肯定无法跟着海总夫妇一起上船去南极了。

 

反正一时半会儿怎么也拿不到海总的行李了,还是另外想招儿吧。大家出了乌斯怀亚机场,清冷的空气,湛蓝的天空,幽深的海面,朵朵白云下银装素裹的远山,好像让我们已经提前感受到南极的气息。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湛蓝的天空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幽深的海面

乌斯怀亚的凯撒大巴车载着我们市中心吃午饭。因为没有提前预定,所以午餐无法去吃著名的帝王蟹,而是去了位于Pres. Julio Argentino Roca与Av. San Martin(西经68º18'13"、南纬54º48'22")交叉路口的一家阿根廷风味餐厅。吃完午餐大概是13点25分,到15点的集合时间之间还有一个半小时,可以随便乱逛一逛小城,稍微领略一下这个世界尽头的别样风情。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吃午餐的餐厅位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南纬54º48'22"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西经68º18'13"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阿根廷风味餐厅

火地岛南部海岸的乌斯怀亚,地处西经64º20'(为什么与我们吃饭的那个路牌差那么多、南纬54º47',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始建于1870年,1893年设城。它北靠安第斯山脉,南临比格尔水道。这条比格尔水道,既是阿根廷(北)与智利(南)的国际航线的分界线,也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汇线,东西两大洋在这里形成一个大海湾。而当地土著部落亚马纳语中,乌斯怀亚的含义是“向西深入的海湾”、“美丽的海湾”之意,故而土著人将此地称为乌斯怀亚。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比格尔水道是阿根廷(北)与智利(南)的国际航线的分界线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也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汇线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东西两大洋在这里形成一个大海湾

整个乌斯怀亚小城并不大,原来只有三千多人。后来随着阿蒙森、斯科特到达南极极点,整个南极大陆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由于这里距南极半岛只有970公里,穿过德雷克海峡,只要两天便可以到达南极,与从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至少一周的航行时间相比,这里是通向南极大陆最近的门户。因此前往南极洲探险和考察的船只,都把这里作为最理想的启航点和补给基地,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南极考察船队都在此停泊过。随着南极科考和商业旅游越来越热,也给这块本来荒凉的土地注入生机。现在人口已经达到七万多人。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这里是通向南极大陆最近的门户

现在正是南半球生机盎然的夏季,郁郁葱葱的山坡到处绿草茵茵。这个世外桃源的路边,各种鲜花争奇斗艳,不宽的街道两边是色调不同风格各异的各种建筑,与近处的水道、远处的黛山白雪,构成一幅童话般的画卷。我们的7人小分队,在Pres. Julio Argentino Roca街头的雕塑前照了一张合影之后,基本上就分道扬镳了。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现在正是南半球生机盎然的夏季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不宽的街道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色调不同风格各异的各种建筑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远处的黛山白雪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近处的水道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构成一幅童话般的画卷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外甥女帮大家照了一张合影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也打个卡

外甥女要去世界尽头的邮局打卡,外甥喜欢博物馆,海总夫妇和葛总夫妇更中意自然风光。我跟着年轻人先去打卡,再去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小博物馆看了一下南极探险的历史,模拟体验一下穿越德雷克海峡的眩晕。然后走到集合点,照了所有到乌斯怀亚的人都会照的一张打卡照,就站在世界的天涯海角岸边,看着我们将要乘坐的夸克公司海钻号邮轮发呆。我们一边等着那边船长随时招呼我们上船,一边询问海总行李无法上船的补救措施,凯撒的极地总赵鑫提供了一件他自己的冲锋衣,凯撒公司承诺可以给海总夫妇在船上挑一条防水裤,航空公司好像仅仅是赔偿了2000比索,回到国内后保险公司又赔偿了1500人民币。不管怎么说,当时当地也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先上了船再说。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外甥女要去世界尽头的邮局打卡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看来去邮局打卡的人还不少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我也在邮局打个卡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所有到乌斯怀亚的人都会在这里打个卡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我们也打个卡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看着我们的夸克公司的海钻号邮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发呆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15点35分,大家集合上车,我们的大巴车驶进邮轮码头。大家上船前先都想在海钻号前留个影,可是只有1个来小时的登船时间,190来个游客呢,不可能一个一个地留影,所以我们最后就打开中国国旗照了个合影,然后大家依次排队上船,去四层俱乐部照相,办理入住手续,领到一张写着自己名字的ID卡兼房卡,找到客舱安顿下来。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上船前先都想在海钻号前留个影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打开中国国旗照了个合影

海钻号的海景房三人舱是在三层,我们的客舱是316号。所以登船后不用上楼,直接左转就是三层的客舱。走到316门口,就看到托运的三件行李已经整整齐齐地放在那里。忘记照相了,只能借用网上的照片,用文字记录一下我们仨将渡过8晚9天的这个小空间。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我们的客舱是316号

进门的左手边是一排衣橱,大约长2米,深0.6米。挨着衣橱的是一张书桌,大约1.2米*0.6米,书桌上方的墙上有电视。书桌到左手边的单人床床尾有1米左右的空间可以放箱子。这个空间的墙上挂着3件蓝色的救生衣,用于每次乘坐冲锋舟巡游或者登陆时穿的。接着是一张2米长1米宽的下层单人床,长边靠着左手边的墙,床头一直顶到有舷窗的墙边。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只能借用网上的照片,不过那两个下层单人床的摆放方向应该逆时针转90度

进门右手边是一个mini的独立卫生间(带淋浴)。挨着卫生间有一张高架单人床,下面是一个圆桌两把圈椅的休闲区。然后距右手边的下层单人床尾有1米左右的空间可以放箱子。最里面的墙上有两个圆的舷窗。两张下层单人床的床头,就顶着有舷窗的那面墙,摆在左右两边,两床中间放一个床头柜。目测整个房间大约是3米*6米左右,资料上写的面积是19平方米。

  

外甥女先把她的东西放在左边的单人床上,那我就睡右手边的单人床了,只好委屈一下外甥去住高架床。放好所有东西后,去邮轮各层甲板熟悉一下地形,看看我们将要生活的这个小世界的五脏六腑都在哪里。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去邮轮各层甲板熟悉一下地形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顺便打一下卡

17点正,我们的船准时起锚。我站在甲板上,与南美最南端的陆地挥手告别。启航的海钻号缓缓离开泊位,驶向比格尔水道,正式开始我们的南极之旅。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正式开始我们的南极之旅

17点30分,船上的广播系统通知大家到5层的多功能厅,参加欢迎会和安全须知会。我们此次是凯撒公司包船,所以进去时每个人先拿一个同声传译的耳机,这就体现出中国人包船的好处了。所有的讲座和通知,都有中文翻译。

 

欢迎会由探险队长郭爱莉Ali(Alison Kirk-Lauritsen)主持。这个看上去浑身上下充满朝气的澳洲姑娘,用活力四射的中文欢迎我们这些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们,并试着继续用中文介绍她自己和她的团队--那些勇敢的探险队员们。当然,她目前掌握的中文,还不足以支撑她全程无障碍沟通。所以,当爱莉的中文无法准确表达她希望告诉大家的事情时,就不得不换回英语继续讲话。这时候就有船上担任同声传译的探险队员助她一臂之力了。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探险队长郭爱莉Ali

这个女探险队长的亮相确实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总以为,南极探险队应该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属于男人一统天下的行业,没想到在我们这艘驶向南极的探险邮轮中,探险队队长居然是一位女性!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她的探险团队里,18个驾驶冲锋舟的探险队员,竟然有9个是女性!而且这9个女性中,居然还有三位中国面孔,其中两位是北京姑娘!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18个驾驶冲锋舟的探险队员,竟然有9个是女性!

再一个颠覆我局限思维的是,船上的中文同声传译竟然是来自美国的小伙子Nathaniel Goldstein ,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霸气侧漏的中文名字:高瞻远。我以前的认知里,觉得那么难的中文,很少有老外可以说的流利如母语。好像记忆中只有一个加拿大的大山是个例外。而且我以为因为这艘探险船是凯撒公司包的中国游客船,所以夸克公司配备了这么多中国籍的探险队员,这样她们可以兼做中文翻译。谁知担任同声传译任务的竟然是一个美国人,而且他还是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中文。看来我也应该适当地捡起从初中就开始接触的26个字母,至少可以方便自己以后周游世界。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船上的中文同声传译竟然是来自美国的小伙子

欢迎会之后是安全须知会,探险队员们一个一个地走到台上,介绍我们南极旅行的安全须知。国际海洋法要求,所有乘船的乘客,在登船之后,必须要强制性地进行安全培训。比如说邮轮在公开水域行驶时,特别是过魔鬼西风带时,风浪会导致船体摇晃,为保证个人安全并防止物品损害,就必须将个人物品安全放置于抽屉或封闭储藏的空间里;比如说绝对不允许穿着夹脚拖鞋在船上走动,免得磕碰脚趾受伤;再比如说,回房间或者进出通往甲板的门口时,需要特别注意手不要放在门的边缘,以防手指被突然关上的门夹伤,据说每一年都有这样的事故发生;还比如说,在露天甲板上行走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脚下防滑,如果打滑,可以就近借助扶手稳住身体......

 

开完安全须知会以后大家先回房间休息,从凌晨2点多就醒了的我,已经困的不行了,回到房间就躺下先睡了。到晚上18点30分左右,广播通知大家再去5层的多功能厅参加离船须知会。这个也是国际海洋法要求必须知晓的紧急逃生办法,包括但远不限于阅读位于客舱门后指示紧急就生集合地点示意图。这回我们需要穿上橙色的离船救生衣去参加须知会。已经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的我,在半梦半醒之间不知道到底听进去了多少内容。而这个离船须知会不仅仅是说一说就完了,还要实地练习一下,如何按部就班地分成两队,按照顺序乘坐冲锋舟离开邮轮去逃生。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参加离船须知会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还要实地练习一下如何逃生

照了几张照片后,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泰坦尼克号的那些悲壮画面。不过我在来之前已经查阅了资料,知道“海钻号”探险船是于2016年全新装修过,有101个不同房型的客舱,可以容纳旅客197人(还有一说是189)。船身长度124米,宽度16米,排水量8282吨,动力为双Wichmann发动机,可达7375匹马力,航速约15.5节(约为29公里/小时)……最重要的是在“海钻号”上携带18艘橡皮艇,还装配有两台起重机,可以从两边船舷放下冲锋舟,这样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需要时保证旅客很快地离开船。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网上查的海钻号的一些基本数据(有些不一定对,姑妄听之)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在“海钻号”上携带18艘橡皮艇

逃生须知会之后,再也睁不开眼睛的我,匆匆吃过晚餐。因为仍然困的不行,就准备回房间逃入梦乡。问了一下外甥女和外甥,要不要吃船上发的或者我带的晕船药?他们俩都坚持不吃。好吧,反正他们都不是小孩子了,不吃就不吃吧。我们是三层,夜里过德雷克海峡时也许没有晃的那么厉害?不会像另外一个南极群里说的,东西散了一地不说,连人都滚下床去。我和外甥女都先休息了,外甥自己出去照海上落日。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外甥自己出去照海上落日


23点左右,我们的“海钻号”进入德雷克海峡。

 圆梦南极(五)终于登上“海钻号”邮轮

我们的“海钻号”将要进入德雷克海峡

未完待续

 

云卷云舒

 

2019年2月2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