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珐琅彩开光牡丹孔雀纹扁瓶鉴赏
中国古代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的青瓷,又由青瓷发展到白瓷,而后再由白瓷发展到彩瓷将近二千年的历程。其中,从青瓷到白瓷的转变,是在唐宋时期完成的;而由白瓷到彩瓷的转变,则是明清时期实现的。明清时期彩瓷的发展和盛行,使中国古代陶瓷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大明宣德年制珐琅彩开光牡丹孔雀纹扁瓶”,高:41公分,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瓶腹硕大,像是壶似的,故名扁瓶或扁壶。瓶腹书写“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样非常明显。整体造型线条流畅,构图舒朗;颈部所绘蕉叶,腹部所绘孔雀、牡丹文饰生动、粉彩色彩鲜艳,可说是件难得的珐琅彩精品;整个藏品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山水,牡丹花卉,孔雀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
宣德珐琅彩瓷器除了他的艺术价值外,更因为它世所罕见,已经成为中华乃至世界的艺术遗珍。明代带有官方年款的珐琅彩只有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由于年代久远、造价高昂、御制产量有限等原因,如今得以传世的明代早期珐琅器已经寥若晨星。
我收藏的此件明宣德珐琅彩开光牡丹孔雀纹扁瓶高:41c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