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珐琅彩开光龙凤纹梅瓶鉴赏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明宣德时期使用珐琅彩,使得瓷器色彩更为灿烂辉煌。且珐琅彩是明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
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是汉族陶瓷艺术之瑰宝。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珐琅彩瓷的装饰工艺,即珐琅彩,也称为瓷胎画珐琅是专为明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其高超的烧造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珐琅彩始于元、明,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

此件大明宣德年制官窑珐琅彩梅瓶高:41cm最大腹径:28cm。小圆口、口外卷、短颈、丰肩、腹下渐收瘦底、圈足。造型挺秀、俏丽,
以珐琅彩为工艺,胎质洁白细腻紧致,釉面绘画繁缛精细,精致流畅,瓶身开光龙凤腾舞,花开富贵喜庆,吉祥如意,修胎平整极尽工巧,衬托出了藏品本身的雍容华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出了极大的美感,具有极高的收藏空间和鉴赏价值。体现了明代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乾隆珐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巅峰之作,珐琅彩瓷的绘画是其精华所在。此器色泽亮丽,保存完好,尤显珍贵。

明朝宣德的珐琅彩不惜工本,名手彩绘,名工烧制,一件珐琅彩瓷器烧制成功往往要经历数月时间。且珐琅彩历来是藏家名品,珍品极为少见。此明宣德珐琅彩开光龙凤纹梅瓶端庄大气,时代特点鲜明,工整中又见巧思,彩料细腻,色彩艳丽,可谓尽善尽美,极为难得,值得收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