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中天
陈中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246
  • 关注人气:5,1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鲁花钧窑(鲁山花钧)窑变釉净瓶鉴赏

(2021-06-01 20:48:20)
标签:

唐代

花钧窑

鲁山花钧

窑变釉

净瓶

分类: 瓷器收藏

          唐鲁花钧窑(鲁山花钧)窑变釉净瓶鉴赏

唐鲁花钧窑(鲁山花钧)窑变釉净瓶鉴赏

    唐代花瓷最早的记载可见于南卓的《羯鼓录》。唐开元四年(716年)宰相宋景深好音乐,尤善羯鼓,曾与玄宗论鼓事曰: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清代陈浏所著《陶雅》则直称唐代花瓷为唐钧20世纪50年代,日本佐滕雅彦首先提出唐代的花瓷是钧瓷施天青色乳浊釉瓷的源头。20世纪60年代先后在河南鲁山段店、郏县黄道发现了唐代花瓷古窑遗址。禹县境内也曾数次出土完整的唐代花瓷器物,这些花瓷上的彩斑与钧釉相似或接近使陶瓷界逐渐意识到钧瓷和唐代花瓷之间的某种源流关系。钧瓷始于唐,盛于宋的观点逐渐被钧瓷界认同并广为流传。

唐鲁花钧窑(鲁山花钧)窑变釉净瓶鉴赏

    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前,在钧瓷发祥地——神垕瓷区却长时间找不到唐钧窑遗址,使得钧瓷界颇感困惑。1977年冬,适逢农村兴修水利,改河造田。在神垕下白峪村改河造田的施工中挖出很多古瓷片,经过现场考察发现这正是一处钧瓷界梦寐以求的唐代窑址。消息传开,钧瓷界如获至宝,欣喜不已。

唐鲁花钧窑(鲁山花钧)窑变釉净瓶鉴赏

    这一窑址的发现轰动了整个陶瓷界。第一个闻讯而来的是河南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赵青云先生,随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天津美术学 院等专家学者纷至沓来,甚至境外陶瓷界的专家教授也纷纷到神垕下白裕遗址考察。30多年来,有不少记者来做过现场采访,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探索与发现》栏目已把这个窑址拍成专题片。该窑遗址在刚发掘时唐花釉瓷片俯拾皆是,现在却一片难求。专家学者都认为,这个遗址所出土的钧瓷和鲁山段店、郏县黄道同属一种类型,为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新资料,也为钧瓷始于唐代找到了可靠的历史依据。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中说道:“……钧瓷的早期历史仍然很不清楚……,以后不久在小白峪(应为下白峪——笔者注)也发现了一处唐代花瓷遗址。在采集标本时,也有少数腰鼓残片,釉色、斑点、形质与鲁山段店基本一致。由此可知,河南唐代烧腰鼓的,除鲁山外还有小白峪窑(应为下白峪——笔者注),提示了钧窑早期历史与唐代花瓷有关。《中国科技史·陶瓷卷》(卢嘉锡总主编,李家治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中也说:黑釉上出现乳光斑,已为人所知……这种黑釉瓷的蓝色乳光斑现象,正是天蓝色钧釉沿着黑釉向钧釉发展的自然源流。

唐鲁花钧窑(鲁山花钧)窑变釉净瓶鉴赏

    “花釉瓷器是中晚唐时期出现的新的制瓷工艺,也是下白峪窑址最为重要的特点,而且自始至终持续生产。下白峪钧窑的始烧年代可能略晚于开元年间,鉴于平顶山苗候刘府唐墓出土的三足盆很可能就是下白峪的产品,所以大体上可以将下白峪窑的创烧时间定在天宝年间(742-755年)。下白峪此类窑场在晚唐时期广泛兴建标志着瓷器手工业工艺、技术的成熟,瓷器产品已从主要面向上层贵族变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一种日用器具的主要体现。这构成了唐后期到宋元时期瓷器手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唐鲁花钧窑(鲁山花钧)窑变釉净瓶鉴赏

    我收藏的此唐鲁花钧窑(鲁山花钧)窑变釉净瓶 ,高:24.6cm,最大腹径:12.2cm

 唐鲁花钧窑(鲁山花钧)窑变釉净瓶鉴赏


唐鲁花钧窑(鲁山花钧)窑变釉净瓶鉴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