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雍正珐琅彩开窗八仙人物故事双龙耳瓶鉴赏

(2020-08-17 18:59:02)
标签:

清雍正

描金

珐琅彩

八仙人物故事

双龙耳瓶

分类: 瓷器收藏

        清雍正珐琅彩开窗八仙人物故事双龙耳瓶鉴赏

清雍正珐琅彩开窗八仙人物故事双龙耳瓶鉴赏

    珐琅彩,创始於康熙晚期,鼎盛在雍正、乾隆时期, 康熙晚期,珐琅彩瓷器初创,数量不多。雍正一朝,珐琅彩瓷器的烧造数量和工艺水准都有了极大的发展。由於弘历皇帝本人的格外青睐,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的生产,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工艺精细、图案华贵、色彩艳丽成为这一时期御窑瓷器的特徵,充分体现了雍正本人的艺术欣赏品味。以开光和通景的形式装饰花鸟、人物、山水等图案。缤纷的色彩、精湛的工艺使得雍正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具有了最为丰富的表现力和最为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息。雍正开光发珐琅彩描金八仙过海双龙耳瓶就是这样一件结合西洋画珐琅工艺与中国粉彩绘画技法於一身的美伦美奂之器。此瓶器型端庄俊秀,制作工艺难度极高。高:55cm,口径:18cm,底径:17.5cm

清雍正珐琅彩开窗八仙人物故事双龙耳瓶鉴赏

    通体呈圆腹,圆口,长颈,腹部为四面开光,圈足外撇。首先要制作大小不等、弧度不同粘接修胚後方能成型,同用手工拉坯即可成型的瓶体相比较,经过窑内高温烧制,导致变形和破损的机率非常大。此外工匠巧妙地在口沿、圈足以及上下各部的衔接处,塑成规整划一的凸起装饰线。瓶身装饰图案富丽华贵,构图繁密,层次清晰。双耳龙纹堆塑以厚厚的包金制作,将瓶身分为四个部分。瓶身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珐琅彩工艺。这种工艺仅在十分珍贵的瓷器上才用,口部、足部分别在松石绿釉上包金作地,肩颈部上绘珐琅彩缠枝花卉纹,这样的吉祥图案显然是为了取悦雍正皇帝而精心构思绘制的。瓶内里及瓶底施均匀的松石绿釉,瓶底书“雍正御制”四字珐琅楷书款。

清雍正珐琅彩开窗八仙人物故事双龙耳瓶鉴赏

    瓶身鼓腹开光微微外凸,主题纹饰绘“八仙过海”图。以通景的形式绘八位道家神仙赴阆苑玩赏牡丹、乘酒兴各显神通地表现了出来。

清雍正珐琅彩开窗八仙人物故事双龙耳瓶鉴赏

    八仙图案是中国陶瓷装饰的典型纹样,早在元代龙泉窑瓷器上就已有使用,如元龙泉窑露胎印八仙花卉纹八棱罐,到了明代,“八仙过海”、“八仙祝寿”等纹样广为流行。“八仙”是中国民间流传已久的八位道教神仙,即汉钟离、吕洞宾、铁拐李、曹国舅、蓝采和、张果老、韩湘子、何仙姑,习称八仙图。八仙故事见於唐、宋、元、明文人的描述。元代杂剧里开始有他们的人物形象,但姓名尚不固定。明代吴元泰所着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传》里,才确定为上述八位神仙。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於他们的故事,其中尤以“八仙过海”、“八仙祝寿”的故事流传最为广泛。清朝还开始广为使用“暗八仙”图案,即以八位元神仙各自手持之物代表各位神仙:以葫芦和拐杖代表铁拐李,以扇子代表汉钟离,以宝剑代表吕洞宾,以阴阳板代表曹国舅,以花篮代表韩湘子,以渔鼓代表张果老,以笛子代表蓝采和,以荷花或笊篱代表何仙姑。

清雍正珐琅彩开窗八仙人物故事双龙耳瓶鉴赏

    我收藏的此清雍正御制描金珐琅彩开窗八仙人物故事双龙耳瓶高:55cm,口径:18cm,底径:17.5cm

 清雍正珐琅彩开窗八仙人物故事双龙耳瓶鉴赏


清雍正珐琅彩开窗八仙人物故事双龙耳瓶鉴赏

清雍正珐琅彩开窗八仙人物故事双龙耳瓶鉴赏

清雍正珐琅彩开窗八仙人物故事双龙耳瓶鉴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