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制砂壶名艺人供春所作的壶。传说他姓龚,名春。供春是一位官员的书童。供春陪同主人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供春就偷偷地学。后来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刻上树瘿上的花纹。烧成之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人们都叫它供春壶。历来宜兴的紫砂名家高手仿制供春壶的人很多。像清代的黄玉磷,江案卿,近代的裴石民,当代的汪寅仙,徐汉棠、释延芫、等都对供春做过研究和仿制,他们万变不离其宗,都按照原来供春原作进行仿制。
我收藏的此壶是不是供春真迹,暂且不论,能得诸多名家操斛,品题良多,赞美有加,惟此把供春壶造型所独享,尊荣之极、品格之高,宛如旷世画卷,此供春款壶是不是真品的需要左证。

供春,明代制壶大师,清人推其为紫砂鼻祖,吴梅鼎《阳羡茗壶赋》中以“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赞颂供春壶的大雅之美。周澍《台阳百咏》则有“最重供春小壶,一具用数十年,则值金一笏”之说,感叹泥砂制器竞与黄金等值。供春壶传世稀少,见于著录者不过三把,其中最有名者乃旧为宜兴乡贤储南强所藏,即是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供春壶。储南强初见此壶定为瓜形,黄玉麟亦然,后经黄宾虹识为树瘿,今广采此说,时清民国制壶高手裴石民另配一树瘿壶盖,状如灵芝,延清本乡金石书法家潘稚亮于盖缘四周刻铭:“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树瘿,重为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今学界多有置疑,谓此壶乃吴大澄役匠所仿,储南强在上海得见另一把民间收藏供春壶之后,醒知己之藏品为后期仿制之物。供春壶款式不一,尤以树瘿壶最为世所珍重。

此把供春提梁壶,红泥砂质沉秀,金光闪隐,若有似无,正古人所云:如铁如石胡金胡玉。壶形取树瘿状,通体自然古朴,壶表面上下凹凸如古树瘿,深得野逸之趣,不若细观,必以为胎体厚重,然揭盖察之,以手掂之,始知为薄眙,温润天成。且兼此供春红泥提梁壶,品相保存极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