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黄釉暗刻龙纹兽耳香薰炉赏析
封建时代龙被用来象征天子,它比龙有着更加专制的应用和身份象征,它就是黄色。曾以全黄为皇家至尊之色。因此,除宫廷用器,皆不可使用全黄之色。明代黄釉瓷器产生于明代宣德年间,到明代成化、弘治时期达到了最高水平。这种黄釉以铅为溶剂,以铁为着色剂,在低温下烧成。由于黄色娇嫩欲滴,亦称“娇黄”。
清代黄釉瓷烧制最好,艺术水平最高的当属雍正一朝。雍正御窑黄釉不仅在于此时期的黄釉瓷造型完美、做工精细、胎薄、质细,更重要的是此时期在釉色上有所创新,烧制出了多种新釉色。雍正黄釉总体上看釉色温润、晶亮;器型工整、端正,最细致的境地给人以高贵的感觉,彰显皇家气派。
我收藏的此香薰炉造形规整,胎质洁白、细腻,修削精细,狗纽盖,腹部两边有一对对称的独角兽耳。腹部暗刻龙纹,中间以三足鼎立的人面兽足支撑着炉腹。玉璧底特征,同时底足的内、外处于同一平面。足内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清代雍正年间,六字双行双圈款时间出现略晚。雍正官窑楷款的笔画有两种:一种横细竖粗如宋体;一种横竖粗细一致,此炉当属后一种风格。细察此款,笔画横平竖直,“清”字两右斜点后上提;“雍”字首点为短竖且向左倾斜;“衣”字略去一点;“制”字提笔和短撇相连。款识青花发色纯正,结构平稳,字体书写爽利,笔力雄健。综合分析,此炉款识当属成熟的雍正御窑款识写法。
我收藏的此清雍正黄釉暗刻龙纹兽耳香薰炉高:24.8cm,腹径:11.8cm。如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