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汉青白玉宜子孙四神出廓玉璧赏析

(2017-04-07 23:06:55)
标签:

东汉

宜子孙

四神出廓玉璧

青白玉

以苍璧礼天

分类: 玉器、陨石

         东汉青白玉宜子孙四神出廓玉璧赏析

    玉璧是古人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器。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天又是苍色(青色),故以苍璧礼天。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穿孔称作,边缘器体称作,《尔雅·释器》《说文》释璧均为肉倍好,即璧的两边玉质部分相加之和等于璧的中央孔径的一倍。由于出土的和传世的玉璧绝大多数并不符合这个规定,所以文物界、收藏界一般将体形扁平,周边圆形,中央有孔,且边大孔小的器物均称之为璧。

    西汉玉璧的风格,沿袭了战国的风格而又有变化。玉质仍以白玉、青玉、碧玉为主,但璧的形体加大,有的直径达30厘米直至50厘米以上。透雕的龙、凤、鸟纹较多。汉代玉璧边沿加宽,立缘剖面呈方形,明显不同于战国时的三角形立缘。璧上的谷纹、蒲纹颗粒大而稀疏,起凸很浅,谷粒上部较浑圆。同时,组合纹饰更为流行,有的还饰以吉祥文字。许多玉璧的璧面分为内外两区纹饰,一般内区为蒲纹或涡纹,外区为龙纹或凤纹,还有少数较大型的玉璧,璧面纹饰分为内、中、外三区,分别琢有双身龙纹、凤鸟纹、蒲格涡纹。到了东汉,玉璧璧体加厚,外缘立面略有弧度,但数量渐少。外缘有透雕附饰的玉璧较为流行,附饰中有的是吉祥语铭文。有的璧面纹饰也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涡纹或蒲纹,外区为兽面纹或鸟纹,游丝毛雕富有特色。东汉以后直到隋、唐,玉璧更是少见。翻看一下杨伯达先生主编的《中国玉器全集》,找不到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玉壁。

    我收藏的此玉璧白色玉质,局部有红色沁斑。出廓部分透雕双龙纹,中间夹有宜子孙三字。璧分内外两层。内层饰谷纹,外层雕四灵纹,诡秘莫测。此璧高:32cm,璧径:21cm。如图:


东汉青白玉宜子孙四神出廓玉璧赏析
东汉青白玉宜子孙四神出廓玉璧赏析
东汉青白玉宜子孙四神出廓玉璧赏析
东汉青白玉宜子孙四神出廓玉璧赏析
东汉青白玉宜子孙四神出廓玉璧赏析
东汉青白玉宜子孙四神出廓玉璧赏析
东汉青白玉宜子孙四神出廓玉璧赏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