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三希堂李白诗文羊脂玉壶鉴赏
200多年前(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一位名字叫弘历(乾隆)的皇帝在一个只有6平方米的暖阁里静静的看着三件堪称绝世珍品的书法,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眴《伯远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弘历认为:这三件是最精致的东西,这小屋应改名为“三希堂”。
按其本意,
“三希”有二解;此为一解,二曰“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即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三希”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解释为“珍惜”。
我收藏的此为清代乾隆年制李白诗文壶。选上等和田羊脂玉子料为材料雕刻而成。玉料厚重凝润,材质一流。小纽盖,长方口,极具立体感。圈足。执柄与器身连接,雕刻精湛。正反面雕刻诗文,
【李白的将进酒】正面文字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反面文字是: 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前腹下方刻有“三希堂”,落款为“乾隆年制”,此壶诗文笔力虬劲,刻工工整。乾隆时期琢制的玉器量多质优,品类可说应有尽有,且多任务精艺熟,玉质温润上乘,而且雕艺复杂多变。此器造型秀美,绘工精细,色彩协调,造型精美,浑然一体,作为清宫宫廷三希堂的玉雕,帝王藏品,极具典藏价值。
此藏品高:8cm,13.5长:cm,宽:5.2cm,重量:390g。如图: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落款为“乾隆年制”
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三希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