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青花花卉阿拉伯文无挡尊赏析
我收藏的此件青花无挡尊形制上下折沿,器身如筒,口底相通,通体以青花绘花卉纹和圆形开光的阿拉伯文字;所用青料苏麻离青,呈色深蓝,浸入胎骨,下折沿处青花款“永乐年制”。无挡尊应为支撑置放器物的盘座,是永乐时期景德镇官窑吸收西亚地区器物造型艺术,烧制的充满了异国情调的瓷器精品,反映出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就。腹部上书阿拉伯文,由于青花略有晕散,内容为吉祥颂语。明永乐、宣德两朝为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生产黄金时期,创烧了许多新品种,此件便为其中创新品种之一。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在我国陶瓷史上名著一时,它不仅为明代宫廷所喜爱,更是受到了外国王室的推崇和西方上层社会的追捧。受伊斯兰文化风格影响的青花瓷在元明盛行,明代永宣时期达到顶峰,随后明天顺、成化、正德历朝都有此类瓷器出现。
明代各个时期生产的瓷器,尤其是青花瓷器,无论在造型还是纹饰上,都广泛受到阿拉伯文化元素的影响。耿宝昌和李辉炳先生在《青花瓷鉴定》一书,第49页中曾论述此种无挡尊“筒座圆柱形,柱口两端为宽折沿,为增加其稳定性,用时直立,不分上下,可以调换使用。因中空无底,故在清乾隆诗中称之为“无挡尊”耿宝昌先生亦于其著作中,论及“无挡尊”一类,曾道“宣德器造型与永乐大致相同,但青花纹饰略粗放。
永宣青花瓷器的纹饰图案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并多带有西亚色彩,改变了元代青花层次繁密的布局风格及粗放的画法,装饰上渐趋明朗,规律中富于变化。这一时期瓷器画工艺术修养较高,绘画技艺高超,有的巧妙地利用了此时青花原料的晕散现象,做没骨花卉的笔法,产生水墨趣味,还有的利用线条上不同的浓淡,产生活泼的变化,显得更为生动有力。西域文化的输入也给此时的陶瓷绘画带来了丰富多变的图案,加上中国绘画技法的运用,使得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画面布局清晰明快,同时又表现出一种雄浑古朴。
我收藏的此明永乐青花花卉阿拉伯文无挡尊高:17cm,直径:17.2cm。如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