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云龙纹香炉鉴赏
我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鼎”。我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祖先倾其所有,向天祈福,求神灵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国家平安之意。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踽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究竟香炉起源于何朝何代呢?
西汉早期的熏炉很可能是香炉的前身。西汉后期,熏炉数量骤增,仅广州地区发现的200多座汉墓中就有一半墓葬出土有熏炉。熏炉流行同那时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关。古人用檀香木片放进炉里慢慢焚烧,香气四溢,清脑提神除臭,驱邪避恶,起到了净化居室环境的作用。中国佛教文化大量传入应在东汉明帝时期(公元65年左右),尔后佛教、道教并行不悖,盛行起来。又因祭祀需要,香炉随之登堂入室。元代香炉造型主要借鉴前朝香炉造型,并有所发挥和创造。从元代各类器物造型反映出,有些是直接借鉴商周战国和西汉古器造型。
我收藏的这款青花香炉为青花云龙纹冲天高耳大炉,为元代晚期,炉方唇,短颈,扁圆多角形腹,下承以三个象腿形兽面足。外底略上凹。通体青花装饰。口部绘海水紋,颈部绘穿枝牡丹纹,腹部绘云龙纹,双耳外侧绘卷草纹。三足上的兽首亦染青料并且有“王”字。因时长,宝气外泻,温润若玉,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料,色呈自然麻料之晕散,锈斑如银,并斜光下略显微紫,整器显新,龙出苍劲,示显元龙,画工浑厚,器呈端庄,这是元代云龙纹青花冲天耳大炉。
此鼎元代青花云龙纹大炉造型别致,器形硕大,整体造型夸张而不失大气。主体分段印坯接胎成型,整体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足显元代王朝的霸气。
此藏品高:46cm,口径:25cm,足距25cm,最大腹径:31.5cm。如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