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遗珍天启通宝篆书钱币鉴赏
天启通宝篆书 距今以有700年的历史 是元末起义军徐寿辉天启年间(1358年)所铸。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以贩卖布匹为业的湖北罗田人徐寿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起兵反元,因其相貌奇伟,被众人公推为首领。起义军以红巾为号,攻克蕲水,再取黄州路(今湖北黄冈),打败元朝威顺王军队。同年十月,徐寿辉称帝,国号天完,改元治平,以蕲水为都,建立了元末第一个农民起义军政权,并设立中书省及六部,制定了管军机构。天完的寓意,有压倒大元之含义;天完政权首先提出了“摧富益贫”之口号,分兵四出,转战数千里,占有长江中游两湖、江西和皖西部分地区;所经之处,打击了官僚豪富,赈济受苦贫民,深得广大民众之拥护。
元政府调集兵马对天完政权活动中心蕲水发动围攻,因寡不敌众,起义军战败,受到重创,徐寿辉出逃。至正十五年(1355年),渔民出身的天完将领倪文俊率军连克沔阳、襄阳、中兴、武昌几大重镇,并重新占领汉阳。翌年正月,天完政权迁都于汉阳,改元太平。后倪文俊居功自傲,企图除掉徐寿辉取而代之,因图谋失败,乃率众逃往黄州,不久即被其部下,领兵元帅陈友谅所杀,并夺取了他的军权。至正十八年(1358年),徐寿辉改元天启;次年,因受陈友谅逼迫,迁都于江州,改元天定。后来徐寿辉被自称“汉王”的陈友谅杀害,改国号为汉,年号大义。至此,天完政权断送在内讧之中。
徐寿辉据汉阳时,先是改元太平,再后又改元天启;是时所铸行的“天启通宝”铜钱,俗称“徐天启”。其钱有三等币值,分小平、折二、折三;“天启通宝”钱的制作十分精美,其钱体厚重足值,铜质精良,形制仿元朝至正钱,惟背平素;其钱文楷书对读,“启”字首笔与二笔相连,与明天启文字有别;其书法端庄遒美,极具艺术价值。目前“徐天启”存世不多,尤以折二钱最为少见,篆书折二大样更是稀如星凤,昔被列为古泉五十珍
我收藏的这枚钱币直径:30mm,如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