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犀角雕刻名家尤侃介绍

(2014-08-28 09:02:12)
标签:

犀角

尤侃

水纹

杯身

松树

分类: 犀牛与艺术品

                      犀角雕刻名家尤侃介绍

                       陈中天

    犀角雕刻与竹、木、金、玉的雕刻艺术同为艺林珍赏之品。这一时期,犀角的雕刻能手有鲍天成、濮仲谦、尤侃、江福生和尚均等。他们都是身兼多技的著名雕刻家,能用犀角、象牙、各种硬木、香料等材料雕刻成各种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坠、发簪及印章之类,精妙绝伦,与当时苏州的琢玉名手陆子刚齐名,在江南颇负盛名。

  汉唐始,犀角从域外入贡,因其稀少和奇特的药用功效,经济价值日趋凸现。如今流存于世的犀角雕器多为我国明清两代所制,为世界各国珍视,欧美及我国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同时亦为民间藏界垂涎。上世纪末犀牛被列入联合国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之中,犀角制品已被各国海关禁止出入,其在古玩文物和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也一路上扬,十多年来犀角器之价以年均30%的幅度攀升。

  明代的犀角雕刻制品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雕刻艺人们利用犀角扁底尖顶的形状,雕镂成花纹各异的杯、爵等酒器。当时,由于中国与南亚交往比较密切,又与非洲各地有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犀角便也由这些地方源源输入,这对犀角雕刻工艺的发展推进很大。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著名匠师尤侃,江苏无锡人,以雕刻犀牛角杯为名,曾征入宫廷,人称“尤犀杯”。20世纪以来,中国角雕以牛角雕为主,产于广西北海、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古包头、广东高州、湖南南岳等地。广西北海牛角雕以虾为传统题材,充分利用牛角透明晶莹的特点,使作品极为生动。

尤侃的犀角作品题材涉及山水杯、螭龙杯等各种题材。与这些常见犀角雕刻的题材相比,“潘氏夫妇藏珍”中的这件尤侃制犀角松树杯显得极为别致。初看来,犀杯漫布水纹,松干、藤蔓缠绕其间。水纹悠远浩渺,可直追宋代马远《水图》的意蕴。这些水纹看似漫布却连绵不断,随杯身的高低而起伏万状、回环宛转。如锦地般铺陈整个杯身。随著水纹的延展转视中忽然发现犀杯一侧下方的“水面”上竟然有一只松鼠。奇怪之馀认真揣摩,原来这如锦地般铺陈的“水纹”是松树树皮的纹理,整个杯身是一个松树的主干,藤蔓、枝干与“水纹”漫合在一起颇有现代设计的感觉。真是匠心别具、熔古灼今!

现今尤侃保存下来的艺术作品跟鲍天成的风格完全不同,鲍天成的作品油漆的颜色是深紫色,而尤侃的油漆颜色是紫沙色。都没有保持犀角原色。

       犀角雕刻名家尤侃介绍

          犀角雕刻名家尤侃介绍

                    犀角雕刻名家尤侃作品

尤侃款犀角雕葡萄禽鸟纹杯,明末,高5.7cm,口径13.5×6.8cm 杯以非洲犀牛角的后角制成,角质坚实细腻,色泽如蜜,呈浅棕黄色半透明状。利用犀角天沟自然凸凹的部位镂刻两株缠枝葡萄藤做柄,枝曲叶展,果实圆大。杯柄的左右两侧,雕雌、雄两鸡带着数只雏鸡,雏鸡或觅食,或躲于雌鸡翅下,或跳在雌鸡背上玩耍。杯内壁利用犀角天然的地岗部位,刻出一块垂岩,葡萄藤盘曲缠绕悬挂在岩壁下,叶、果点缀其间。在平底的边缘处刻有阳文“尤侃”篆文小方印,印款字小,几不可辨。此杯纹饰美,雕刻技法精湛,展现出一幅寓意深刻的锦鸡教子图,使人观之韵味无穷,持之爱不释手,是尤侃雕刻的犀角器中的精品。

               犀角雕刻名家尤侃介绍
注:上述犀角艺术品图片来自网络,非本人藏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