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位运行的物价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大,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国的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是由于2009年国家投入4万亿元刺激经济及银行信贷规模扩大造成的,从2003年到2010年的信贷从15.9万亿元到现在的47.9万亿元,7年间增加3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2002年2万亿元、2010年增加到14.27万亿元,年均增加27.8%,造成社会流动性资金过剩。
通货膨胀,就是说不是货币普遍贬值,而是大部分商品大幅度涨价;目前商品的涨价不是因为市场需求出现异常增长,而是因为商品成本现意外增加。
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成本提高主要是初级产业以粮食为龙头的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为重要因素。粮食价格的上涨,已经成为影响201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第一,全球粮食供需仍较紧张。导致国际市场粮油价格的上涨,这是对我国粮食价格上涨将继续产生直接影响。第二,近两年我国粮食虽然增产,但工业用粮也大幅增加。从目前的粮食供求关系上看,我国粮食供给还没有达到明显供大于求的宽松状态,仅仅是偏紧状态下的供求平衡,而且在粮食供求的结构、时间和空间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平衡。还好现在还没有影响粮食产量。
通货膨胀的对策
第一,采取紧缩型的货币政策,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提高利率,收缩信贷,缩紧银根,减少市场的流动性;提高贴现率提高准备金率和减少信贷总额。
第二,稳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货膨胀最大的危害就是通货膨胀预期。从今年年初到现在的房地产销售情况,跟1988年和1989年时发生的严重滞销类似。当时的通货膨胀率很高,企业里的存货增加,但是商店里面没人买东西。这是由通货膨胀预期所导致的。当时人们预期通货膨胀会来,就把货囤着等涨价。现在房地产市场上卖方的观望有些类似于当年的情况,卖方对通胀有预期,对政策调整有预期,所以囤房不卖,买方也在观望政策,形成了滞销。
第三,高度关注农产品价格,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粮价是百价之首,我国的物价问题,说到底还是粮食问题。因此,我国粮食、猪肉等农产品减产、涨价问题不可小视。目前,不仅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在明显增加,全球粮食供需缺口也在日益扩大。这种情况十分明确地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即今年我国粮食供给和粮食市场必须谨慎地应对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的各种挑战,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要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大落,要贯彻落实往年的支农、惠农政策,对农业实行高补贴政策,财政应大幅度增加投入,才能对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进行宏观调控。
第四,消除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防止此次通胀从结构型通货膨胀演变成全面通货膨胀。我国虽然现阶段是结构性通货膨胀,但食品价格上涨引起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随着产能过剩的现象逐步消失,一般消费品的价格必然因生产成本上升而上涨,而这又会带来物价的全面上涨。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能保持我国经济稳中求进,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