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生命中的游刃有余
(2014-01-28 09:20:41)
标签:
文化 |
迷茫困顿之际,不妨重读庄子的《庖丁解牛》,以便使自己及早解脱。
首先,对待陌生的事物,没有做好充分的了解之前就动刀子是不明智的。“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我怕是只能算“族庖”了,愚笨地生生地往骨头上砍,自然牛不但解不开,刀刃还被砍坏了数把,每每气急败坏,而牛儿依然固我。
庖丁“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是缘于每每“游刃有余”,而这游刃有余,是有赖于头三年的实践,从经验中不断地总结规律,方可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说到我呢,就是从来得过且过,从不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自然找不到事物的规律之所在,所以下一次遇到牛,还是挥刀就上,全靠一副蛮力,缺乏柔韧与智慧。
庖丁解牛虽然已到目无全牛之境地,可“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但“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所以对待事物审慎的态度是不能放弃的。遇到坚韧难解的肯结还是需要小心避开。
总之,一是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规律,二是对待陌生事物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充分研究了解之后再采取行动,而行动中也应避开坚硬难解之处,做到游刃有余,既能化解矛盾,又能保全自身。
如果实在对解牛无从下手,那么还不如“善刀而藏之”,方可“得养生焉”。
一点粗浅的认识,还有待于在生命中不断地领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前一篇:The lake house
后一篇:《2014的第一场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