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历时三年的精心准备,以张艺谋总导演为核心的团队,以及数以万计的演职人员,用他们独特的构思,精湛的表演,给全世界奉上了一台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相信全世界在那一刻,都被中华文明的璀璨所震惊和感动了。
开幕式文艺演出部分共分两个篇章:上篇是灿烂文明,下篇是辉煌时代。上篇展示了我华夏古国五千年来的璀璨文明历程,下篇则展现了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以及迈向国际化的博大胸襟。二者承前启后,紧密衔接。每一个环节都给观众以无以言表的惊喜,令人全世界叹为观止。
我个人认为最精彩的还是上半部分,有人说过“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我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历史上有着及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身处现代的我们,应当背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而不应陷入民族虚无主义的颓唐。
奥运会开幕式正是以此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绝佳时机。上篇的灿烂文明,让世人再一次擦亮眼睛,重新审视古老的华夏文明,在惊叹不已的同时,让世人瞩目,甚至仰视之。
起首由优雅的古琴声脉脉地引出一部短片,表达与传承中华文明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跃入眼帘,水墨氤氲,远山如黛,一副画卷的考究工艺精细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而随着这琴声,随着这画卷,人们惊喜地发现一副现实中的画卷竟出现在了开幕式现场,全场惊叹声不已,相信那一刻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屏住呼吸,目光追随着这幅熠熠生辉的中国画卷徐徐展开,而被引入了一个美仑美幻的中国文化梦境之中。这个环节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从影像到现实,从握在画师手上的画卷,到现场中的画卷,一开一卷之间,过度得极为自然,时空交错,令人惊叹。而且整个“灿烂文明篇”都是以这幅画卷为基底展开的,这幅画卷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的缩影,寓意深厚。
【画卷】
画卷上展现的“凌子”上刻画着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起源的岩画,陶器和青铜器,而中间的“白纸”部分,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此时,舞蹈演员们步入了画卷之上,随着悠扬的古琴音,高山流水,翻跃腾挪,他们既是舞者,又是画师,他们用肢体画就了一副朝阳初醒,远山含黛的水墨画,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神韵。中国文化的大意境,所迥异于西方写实主义艺术的,正是不求形似,但求传神的理念,秉承这样的理念,才衍生出中国的绘画,书法,诗词,建筑艺术等等,也正是这样的意境,涵养了五千年来独立于世界的中华文明。
【文字】
另一个不可或缺的中华文明传承手段便是汉字。孔子的三千弟子,身披羽裳,手持竹简,齐声诵念着孔子的《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竹简,学子,
论语声声,如洪流般汇入会场,立即凝聚起一股强大的气场。而之后展现的活字印刷术,更是中华文明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之一。中国的汉字,繁复而美丽,具有独特的象形与会意的审美特点。之后由活字印刷板块不断拼合变换的“和”字,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亦点重了奥运精神的主旨。中国乃礼仪之邦,对内讲求的是“敬而无失,恭而有礼”,对外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选择地接纳包容各种外来文化,才能构建本国的和谐繁荣,博采众长,才能与世界文化有机地结合,进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而奥运精神也正是如此。“和”意味着理解,团结,包容,和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追求的终极目标。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才能谋得本民族的进步,才能“四海之内皆兄弟.”而后活字印刷板块拼出万里长城,继而又流动为艳丽的桃花之海,美不胜收。
【丝路】与上述“和”的理念紧密承接的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分为陆路和海上两条。2000多年前,陆路“丝绸之路”是西汉汉武帝时由张骞首次开拓的,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运载丝绸等商品出关,陆路“丝绸之路”打通了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成为中国与西方交流的重要途径;海上“丝绸之路” ,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和7次率领27000人的船队远航,从中国的泉州出发,到达西亚、东非地区,开创了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陆路“丝绸之路”:画布上流动着漫无边际的沙漠,骆驼商队,婀娜的敦煌舞者是彼时敦煌文化,西域文化的代表;而海上“丝绸之路”则在体育场上空掀起万丈波涛,万千勇士手执船桨在和汹涌的波涛搏击,乘风破浪,永往直前,他们带去了中国的陶器与茶叶,也极大地拓展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范围。华夏古国在与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同时,也以宽广的胸襟接纳了海外不同种族的文化。无论是沙漠中的跋涉,还是海浪里的搏击,正是这些无畏的开拓者,用勇气和生命谱写了中国与外国友好的交往历史,让世界初次认识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展示了我中华宽广博大的胸襟。
【礼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代张若虚的乐府诗,伴随着袅袅琴音,以昆曲的方式展现给观众,端庄艳丽的唐代舞者缓缓而入,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长卷画,在舞者们的脚下浮云般流动,再现了中国作为礼乐之邦的盛世辉煌。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看了这段文字,不由得人心生敬畏与激动。我华夏本来如此,本应如此。但是由于种种政治历史等原因,我们中国本土文化越来越被一再被毁坏,被外来文化所瓦解,致使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的颓废与迷茫,而2008年奥运会却用一副美仑美幻的长卷再次证实了华夏文明的伟大,犹如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我们已然流动缓慢的血液里,让我们擦亮眼睛,振奋精神,重新审视我们五千年博大精深,灿若星辰的中国文化。
我很少写文章盛赞主旋律的东西,但2008年奥运会,对我来说,对亿万华夏儿女,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无疑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视觉盛宴。相信真的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坚信没有那一届奥运会开幕式能与我国2008年奥运会相媲美,因为没有哪一种文化,能比得上中国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意境非凡。所以与其把它看做一场开幕式,不如说它是对我们本土文化的一次总结与升华。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本土文化的价值,让我们重新振奋起来,为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而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