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调整心态上班
快速融入工作

春节长假已经结束,大家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始进入正常而紧张的工作状态。但是,不少上班族在工作初期开始感觉不适应,除感到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外,有一些人还出现了肠胃不适、头晕恶心等症状。医生分析,这很可能就是春节综合征的表现。虽然春节综合征不算什么大问题,但如何调整好自己的身心,尽早投入工作,还真有些讲究。
何谓“春节综合征”
“春节综合征”,实际上并不是指某种具体的疾病,而是指在七天长假前后过程中由于生活规律、生活节奏、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调整,所引发的一系列身心不适应症状。包括各种躯体症状、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还可以理解为某些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
“春节综合征”在“假日综合征”中表现最为明显。这不仅因为人们连续休息了七天,改变了以往的生活规律,更主要的是,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佳节,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内涵。
“春节综合征”主要的生理表现为:浑身乏力、嗜睡、精力不集中、厌食、恐惧、孤独和出现头晕、口干舌燥、烦躁、腹痛腹泻等症状。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有:疲惫、神经性厌食、工作恐慌、不想上班。
调整心态是关键
要收拾心情,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可以尝试先做“热身”。上班前先整理一下头绪如自己的工作日程等,等到上班时再看看相关资料、图片、文件等,然后和客户取得一些联系,如互相问候等,这些慢慢的接触和热身,有利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据谢主任介绍,如果人真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恐惧情绪,不要盲目应对,以免引发更多的恐惧。可以在长假的最后一天从节日状态中走出来,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情。上班前的这一天最好不要再出门游玩,可以在家做一些家务,列一列工作计划,比如,第二天上班应该做些什么。尽量吃清淡一点的饭菜,让塞满鱼肉的肠胃也歇歇。假日最后一晚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恢复工作时的起居时间表,身体好自然精神就好。各种慢性病患者应坚持常规用药,同时注意戒烟控酒。另外,如果焦虑症状非常明显,应该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特别要提醒中小学生:过年最开心的是孩子。节后父母开始上班,而且距离新学期开学也越来越近,中小学生应适当收收心,检查一下寒假作业,将过节落下的作业及时补上;有针对性地对以前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千万别给新学期留下“旧账”;利用剩下的假期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阅读,听听音乐,参观博物馆等文化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