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以网银“授权支付”为幌子的新骗术

(2016-07-12 16:51:18)
标签:

网银

授权支付

幌子

骗术

杂谈

分类: 防范指南
 

 

警惕以网银“授权支付”为幌子的新骗术


警惕以网银“授权支付”为幌子的新骗术


      近来,利用网银的“授权支付”欺诈成为一种新骗术。骗子通过钓鱼链接、交易失败提示、客服聊天等组合,诱骗买家进行网银“授权支付”,迅速从买家账户转出大量资金…

      【案例提示】

      2016年5月初,王女士在某网站购物,店主表示需要先付款给厂家,并向五女士提供了一个“代付链接”。王女士支付后无法像往常一样查到交易记录,于是向店家咨询。店家称系统出现异常,需联系“异常订单处理中心客服”。王女士联系“客服”后,“客服”表示可以通过网上“签约授权”为她解冻之前的订单。“客服”通过QQ发给陈女士一个“签约授权”操作链接。王女士看到跳出的页面是银行页面,就放心地输入了银行账号和密码。结果,24秒钟内王女士账户被转走3万元。

      【防范提示】

      与传统的钓鱼诈骗案例不同,这位事主的主要损失并不是因为在虚假的购物网站上购物,而是因为在“交易失败”后向店家进行咨询时,被诱骗进入了一个称为“授权银行账户支付协议签约”的页面。事主按照“客服”指示完成操作后,实际上就已经授权骗子使用自己的网银进行转账或支付操作。

      【防范对策】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对此,警方提醒消费者:

      1、不要轻信网络店家发来的QQ客服号码,应该通过正规电商的官方网站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客服。

      2、在登录购物网站或网上银行时,一定要查看浏览器提供的身份认证信息,特别是没有备案的购物网站和网上银行,基本上都是钓鱼网站。

      3、不要轻信所谓的内部规则或内部号码等说法,更不能轻易的授权他人操作自己的网银账户。

      4、如果对网银操作存在疑惑,不要轻信所谓的QQ客服,而应当及时拨打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5、对自己的网银账户设置单日最高转账限额,以避免损失扩大。

      6、一旦发生经济损失,应及时报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