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滨海大爆炸警醒  遇危化品爆炸如何自救?

(2015-08-13 16:56:51)
标签:

爆炸

冲击伤

自救

爆炸事故

冲击波

分类: 七嘴八舌
 

 

滨海大爆炸警醒    遇危化品爆炸如何自救?

 

滨海大爆炸警醒 <wbr> <wbr>遇危化品爆炸如何自救?


      连续两次爆炸,第一次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相当于21吨TNT;根据初步调查,目前基本确认事故由位于天津港跃进路中段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危险品货柜爆炸引发。这是继7月16日山东日照一化工厂爆炸之后,短短一个月内,发生的第二起严重化工爆炸事故。与普通爆炸和火灾不同,危化品爆炸的危害更大,更有可能引发连环爆炸和有害气体蔓延。那么,在这种突发情况下,普通人该如何自救呢?
      一般来说,遇到这种突然爆炸,很少有人能够保持镇静。这种时候原则只有一个:向上风方向快速撤离,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一条。
      爆炸的发生总是让人措手不及,那么爆炸事故一旦发生,该如何保护自己?
      1.赶紧“趴下”最正确
      在爆炸发生时,也就是“轰”的一声后,先别着急跑,因为爆炸很可能不止一次,如果在未确定安全区域前盲目奔跑的话,很可能会被第二次爆炸伤及。所以甭管怎样,自救的第一步就是“趴下”——保持身体伏低不但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爆炸所带来的伤害,还可以防止吸入过多有毒烟雾。
      2.选择正确接触方式
      当爆炸发生时,应选择呆在开阔空间里而不是密闭空间里;要尽量扩大爆炸安全距离,减少与爆炸物直接接触的频率和时间。
      3.寻找防护物做好人身防护措施
      首先,应选择能够有效阻挡、反射或者吸收爆炸冲击波的掩体,如躲藏在土围墙、建筑物、汽车、家具等物体背后,可以适当减小安全距离的具体数值。但是, 必须躲开这些物体最薄弱的部位,防止破片冲击带来的伤害。其次,做好人身肢体防护,如带安全帽、穿防爆衣等保护可能致命的关键部位。
      4.有效利用爆炸可能产生的缺口效应
      一般在建筑防爆当中, 我们将建筑物结构强度相对于其他单元较弱的建筑单元称为缺口。 缺口效应是指建筑结构强度最为薄弱的地方即缺口部位, 此时此处的冲击波压力要远远大于周围其他地方,如果人体、重要仪器设备处在缺口部位, 就会受到严重伤害或损害。在爆炸发生时尽量远离门窗、管道口、沟渠的前后及其附近,减少冲击波带来的伤害。不用场合下发生爆炸时应有的措施
      一般爆炸事故会造成哪些伤害呢?
      1.爆烧伤
      爆烧伤实质上是烧伤和冲击伤的复合伤,发生在距爆炸中心1至2米范围内,由爆炸时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火焰造成。严重程度取决于烧伤的程度。
      2.爆碎伤
      爆炸物爆炸后直接作用于人体或由于人体靠近爆炸中心,造成人体组织破裂、内脏破裂、肢体破裂、血肉横飞,失去完整形态。还有一些是由于爆炸物穿透体腔,形成穿通伤,导致大出血、骨折。
      3.爆震伤
      又称为冲击伤,距爆炸中心0.5~1.0米以外受伤,是爆炸伤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损伤。受伤原理:爆炸物在爆炸的瞬间产生高速高压,形成冲击波,作用于人体生成冲击伤。冲击波比正常大气压大若干倍,作用人体造成全身多个器官损伤,同时又因高速气流形成的动压,使人跌倒受伤,甚至肢体断离。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每次事故发生之后,总会有一些谣言传播,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希望大家能够多传递正能量,避免干扰救灾工作。也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一定要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当爆炸事故发生后,一定要采取一些紧急自救措施,保证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