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雪崩
你会逃生吗?

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并引发珠穆朗玛峰雪崩。在山区,地震引发雪崩是常见现象,甚至山坡积雪受到轻微震动都可能引发雪崩。面对突如其来的雪崩,人们该如何应对呢?
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的重力“牵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积雪崩塌。在坡度40度左右的山坡坡面上,发生雪崩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坡度太大则积雪不易堆积,坡度太小雪层不易滑动。
强烈地震引发雪崩并不稀奇,其实哪怕是一点点外界的力量都可能引发雪崩,比如人和动物的行走、石块滚落、刮风、轻微震动,甚至在山谷中大喊一声,都有可能破坏山坡积雪脆弱的平衡,导致雪层滑动发生雪崩。雪崩发生时,积雪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速度极快且冲击力极大,往往将所到之处夷为平地。
在积雪山区,雪崩造成的危害往往极为惨烈,常常造成雪崩地带“全军覆没”。2012年5月,巴基斯坦北部山区曾发生过军营被雪崩掩埋的事件,100多名官兵丧生。登山者遭遇雪崩的地理位置不同,危险性也不一样。如果遇到雪崩的地点正处于雪崩通过区,适当的躲避可能逃离厄运。但如果被雪崩带到堆积区,生存几率就很小。
雪崩发生时,山坡雪下滑,有时象一堆尚未凝固的水泥般缓缓流动,偶尔会被障碍物挡住去路,有时大量积雪急滑或崩泻,挟着强大气流冲下山坡,会形成板状雪崩。雪崩的发生:通常雪崩从山顶上爆发,在它向山下移动时,以极快的速度和巨大的力量将它前面的一切东西卷走,直到广阔的平原上它的力量才消失。这种“白色死神”的重量可达数百万吨。雪崩的巨大破坏力的秘密还在于雪流能驱赶着它前面的气浪,而这种气浪的冲击比雪流本身的打击更加危险,它能推倒房屋,折断树木,使人窒息而死。遇上雪崩是很危险的,在雪地活动的人必须逃生。
注意以下几点:大雪刚过,或连续下几场雪后切勿上山。此时,新下的雪或上层的积雪很不牢固,稍有扰动,甚至一声叫喊都足以触发雪崩。天气时冷时暖,天气转晴,或春天开始融雪时,积雪变得很不稳固,很容易发生雪崩。不要在陡坡上活动。因为雪崩通常是向下移动,在1:5的斜坡上,即可发生雪崩。如必须穿越斜坡地带,切勿单独行动,也不要挤在一起行动,应一个接一个地走,后一个出发的人应与前一个保持一段可观察到的安全距离。注意雪崩的先兆,例如冰雪破裂声或低沉的轰鸣声,雪球下滚或仰望山上见有云状的灰白尘埃。雪崩经过的道路,可依据峭壁、比较光滑的地带或极少有树的山坡的断层等地形特征辨认出来。
雪崩中逃生,不论发生哪一种情况,必须马上远离雪崩的路线。判断当时形势。出于本能,会直朝山下跑,但冰雪也向山下崩落。而且时速达到200公里。向下跑反而危险,可能给冰雪埋住。向旁边跑较为安全,这样,可以避开雪崩,或者能跑到较高的地方。抛弃身上所有笨重物件,如背包,滑雪板,滑雪杖等。带着这些物件,倘若陷在雪中,活动起来会显得更加困难。切勿滑雪逃生。不过,如处于雪崩路线的边缘,则可疾驶逃出险境。如果给雪崩赶上,无法摆脱,切记闭口屏息,以免冰雪涌入咽喉和肺部引致窒息。(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