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诈骗】警惕借鉴余额宝的网络集资犯罪蔓延

自从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额宝金融产品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吸金4000亿元而遭遇各方质疑,外界对此炒得沸沸扬扬。而一些不法分子也从中获得“灵感”,编造各种题材玩起了网络集资犯罪新花样,把传统的集资诈骗和电子商务相互混淆操作,很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
一、基本案情
2014年8月初,市民周先生、王小姐、刘先生等多名群众报警,均称经人介绍将自有闲散资金(5-10万元不等)投入了一个名叫“乐彩”的网络平台。该平台宣称自己系一家与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福彩、体彩机构合作的金融平台,以“用户出资--平台购彩--奖金反馈”的盈利模式,日收益150元-180元/万元的高息(月息5分)作为诱饵,公然吸引社会面资金进入。起初,受害者的确能如约获得收益,于是逐渐增加投资,直至8月5日,该平台突然关闭,造成我市数十名群众逾百万元资金去向成了谜。
二、发案情况
1、2014年4月14日,市民段先生在家浏览财经网站时,看到嫌疑人自称“上海新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客服,投资该公司日报项目,以回报率高为诱饵,让段先生购买其项目,后段先生在该公司网站注册账户,通过支付宝转账至嫌疑人提供的支付宝账户,购该投资项目,后发现被骗,损失16000元。
2、2014年7月,孙女士无意中浏览了网址为“www.zjgscp.com”的网站,该网站号称专营能源开发投资,现面向全社会认购投资股。她看到该网页上的介绍的挺吸引,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3份股,按照网页介绍每天返利12元。之后几天,孙女士每天都会收到返利入账的提醒信息,到银行查看后情况跟短信一致。见有利可图,她便一次性买了10万元的股。至此,情况急转直下:开始时,该“公司”还答复因为系统出现问题,导致钱无法及时到账。之后,干脆不再接电话,且网站再也无法打开。
......
三、手段分析
1、蝇头小利设套。起初,受害者们的确能如约获得每日150元-180元/万元的收益,一段时间后便对此产品深信不疑,大多存在追加“投资”的现象,从最初的一两万元到最后一下投入数十万元的并不少见。
2、借鉴余额宝操作。该平台采用类似余额宝的操作模式,受害者在平台注册账号,并关联自己的银行卡同时注册网银,通过网银转账即可实现资金的“注入”,资金注入之后平台立即显示余额,当日下午4点过后,余额宝发生增长,此时可以通过平台的“提款”功能将本息全部转入自己个人账户。
3、欲擒故纵收网。待资金全部转入自己的账户之后,“投资者”于次日可选择再次投资或者不投资。这让他们认为就像是在炒股,资金大部分时间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安全系数高更加对其深信不疑,却不曾想到犯罪分子突然收网,关闭网站而无法提出资金。
4、账号随机生成。经初步调查,发现这个平台所谓的“资金注入账户”竟然多达几十个,全部系个人账户,每日随机生成,且不断更新,资金查控难度大。
四、防范建议
一是广大投资者应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谨慎投资,增强理性投资意识;
二是选择合法的投资渠道,对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项目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三是增强风险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判断识别能力,避免因受高额回报的诱惑而上当受骗。若投资时感觉自己无法识别,可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咨询和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