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发生的惨剧
杀人伪造矿难骗赔何以经久不绝

中国有煤的许多省份大小煤窑到处开花,矿难随之频发。矿难发生后,当地官员和矿主千万百计瞒报或通过“私了”的方式解决。有人从中看到“商机”。便合伙把某个矿工骗到井下将其杀害,人为制造“矿难”,然后扮成受害者的亲人跟矿主“私了”,每一条人命诈上8000至2万元不等,然后再换一个地方,如法炮制。
以介绍工作为名,将他人骗至矿点干活,趁机在井下杀害,然后伪造矿难假象,冒用死者家属身份与矿主谈判私了,诈骗钱财……邯郸农民工杀人伪造矿难,为骗赔款出卖良心。近日在河北邯郸却曝出了一条骇人的新闻。说的是,21个来自西南等地的农民工,竟见财起意组成团伙,在短短时间内锤杀了4名工友,并蓄意制造“矿难”假象,骗得赔款185万元。
这类案件也并非不可以防范,关键是矿上要切实加强用工管理,要对所有的工人身份进行核查。核查的途径很多,比如办暂住证。身份一旦搞清楚,其他人就难以冒充家属了。然而当前矿方在用工环节上,登记只是个形式,有的则干脆不登记。因此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在亲属前来索赔这个环节,也要注意核实身份。这类案件,在时间上有个特点,死者一般都是来矿上工作不久。
警方提醒矿主,遇到这类事故时要多留心,最好还是报警,由警方协助调查。另外对前来索赔的家属身份也一定要核实,看清对方言行是否合乎常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杀人骗赔的可能。再者此类案件侦破难度非常大,一般来说死者已经火化,连骨灰都被凶手抛弃,即使案件侦破以后,也很难弄清死者身份,侦查工作的量非常大。当时迫于人手等现实因素,也未能将涉及的案件彻底查完,也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