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美被拿下
红会尊严如何重新拾起?

23岁的郭美美的知名度绝对不小,先是炫富,炫红会干爹,然后澳门狂赌被追债,这次又为世界杯一掷千金卷入赌球漩涡,终于被警方拿下。一时引起坊间无数猜测,关于身世、关于钱财、关于干爹等等。但大家最关心的恐怕还是红会的疑案。
当年,一个无中生有的炫富签名,竟然衍生出无数匪夷所思的段子,一些机构和推手兴风作浪,演变成一场消费红会形象的网络狂欢。当初,郭美美仅以指尖之力便把红会搅得人仰马翻,声誉一落千丈,直至今日也未能疗好陈年旧伤。然而,更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当年红会辟谣、澄清,却语焉不详,而且对一个小小的黄毛丫头表现了异乎寻常的宽容,并未清算郭美美给红十字会带来的巨大伤害。正因如此,社会上才有了多种不同的解读,于是不再愿意把自己的爱心向这个组织表达。
如今,郭美美因为赌球而落网,会不会成为红十字会“彻底洗去不白之冤”的良机呢?
郭美美事件折射出我国慈善组织管理存在不少漏洞。中国红十字会是公益慈善组织,是国内接受善款最多的慈善机构。政府的拨款主要是用于工作人员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开展社会救助主要还是依赖募捐。这种运行体制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一样。然而,我国的慈善组织在程序公开透明方面与公众期望值还有距离。
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有7万多个基层组织。是否有人在利用慈善牟利?如何加强对基层组织的监管?这是摆在中国红十字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据悉,正在研发的“中国红十字会捐款信息管理系统”,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公开透明的网络平台,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系统在网上查询善款的流向,知道用在什么地方、落实到了什么项目。这是慈善组织迈向公开透明的可喜一步。
慈善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捐赠是自愿的。媒体和公众对于红十字会的关注,是一种正常现象。中国红十字会在广泛接受舆论监督的同时,应不断加强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真诚呵护公众的善心。希望中国红十字会能化危为机,推动实质性变革,重新赢得公众支持和信任,推进中国慈善事业整体的进步。
作为公益慈善组织的一艘巨舰,中国红十字会可谓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晴雨表。然而,相对于海外那些更为专业、独立、公开、透明的公益慈善组织来讲,红十字会因其行政色彩浓厚、管理机制诸多漏洞、工作人员能力素养参差不齐、运行机制不够公开透明等原因备受诟病,类似“天价帐篷”“天价餐费”“善款发霉”“棉被事件”等风波则更进一步辜负了公众的美好期许。
由此看来,郭美美对红会的“抹黑”,只是利用了这个公益慈善组织管理、运行中的一系列漏洞的结果。“郭美美”只是销蚀红会公信力的一根稻草。如今,郭美美“出镜”现身说法并道歉,虽然有利于红会名誉之恢复,但并不意味着红十字会的那些漏洞就会得到自行修补。郭美美倒掉了,并不意味着红十字会就能站起来。红十字会若想真正塑造公信力,就应当知耻而后勇,剔除行政掣肘,理顺运行机制,加强专业化、独立性建设,深化推进公开透明,让公益慈善事业在阳关下进行。
在此谨提醒红十字会:忘掉郭美美容易,重建公信力不易,且行且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