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快餐又陷“黑心肉门”
伤害了谁

近年来,一些城市“洋快餐”分店不断暴露食品安全问题,如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药鸡门”事件,如今又曝出“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知名“洋快餐”使用上海福喜有限公司的“回炉”黑心变质肉。
“洋快餐”驻入中国以来,以其快速的生产方式,干净利落的口感,整洁优雅的就餐环境赢得多数青年人、儿童的青睐。但是这些表面看似干净的洋餐厅,“后厨”却是问题频现。更令人愤怒的是,当有人提出质疑后,其工作人员甚至侃言:“过期也吃不死人”。不知道他的家属甚至孩子吃到了这样的食品,他是否还能如此“简单”地考虑问题。
在事件被曝光后,除了常见的谴责洋快餐,“让洋快餐滚出中国”的声音外,另有一部分人觉得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也是受害者,都是被无良中国企业(实际上是外企)坑害。虽然,麦当劳等企业明知涉事工厂违法违规但仍纵容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其对自己供货商的监察不力已经非常明显。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公众真的很纳闷:为什么每次发现外资食品连锁企业违法违规的不是监管部门;为什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回应仅仅是下架,而不是勒令其停止生产经营销售,接受监管部门的彻底检查?为什么不依法对违法违规食品进行封存?“下架”是让企业自律,还是在监管部门监督下强制性“下架”?可以说,处理的方法不同,对违法者所产生的法律效力也是不尽相同的。
我国的司法原则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是“内严外松”,法律面前“内外有别”。城管可以对占道经营砸摊和收缴物品,并予以经济处罚。有时甚至把个体经营者打的遍体鳞伤。然而,我们的监管部门对于那些违法违规的外商连锁企业怎么就无可奈何了?难道,他们在本土生产加工经营食品时,敢向任何人说“过期也吃不死人”吗?他们绝对不敢,而且他们更知道违法行为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如果不依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如果不依法对监管者实施责任问责,雷声再大的运动式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对于百姓的餐桌和舌尖上的安全都无济于事。只有勤于依法行政,只有依法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行为实施零容忍,才能让包括外资连锁企业在内的所有生产和经营者敬畏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敬畏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法规的权威与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