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话诈骗怪招叠出  “丧葬抚恤金”已成新诱饵

(2014-07-18 16:55:15)
标签:

抚恤金

情病亲人

领取

冒充财政局工作人员

杂谈

分类: 预警提示
 

 

电话诈骗怪招叠出   “丧葬抚恤金”已成新诱饵

 

电话诈骗怪招叠出 <wbr> <wbr>“丧葬抚恤金”已成新诱饵

 

      如今电信诈骗犯罪的最大特点,就是诈骗分子会紧密结合当下社会上的热点现象,迅速翻新作案手法和诈骗噱头,让市民防不胜防。其中有“猜猜我是谁”冒充领导或亲友借钱的、有冒充税务部门购房退税的、还有冒充财政局谎称可以领取抚恤金补贴的。其中,冒充财政局以领取“抚恤金补贴”为借口的诈骗手法却比较“新鲜”,令不少事主被骗。
      2014年7月16日,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丁家村委后焦组的左老太病故,次日中午十二点多,左老太的女儿祝女士接到一个号码为15221291452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常州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并准确的报出左老太的姓名以及祝女士姓名。说左老太病故了,家属有一万二千元抚恤金可以领取,并提供一个所谓的财政部工作人员电话。几分钟后,祝女士又接到一个号码为15821441582的电话,要求祝女士提供银行卡卡号。最后被旁边人提醒后识破骗局。对方见骗局被识破,竟然破口大骂,然后挂断电话。事后祝女士回想家人和自己信息可能是左老太生前就诊的常州某医院泄露。
      诈骗手段分析
      一是拨打当事人固话或手机下饵。犯罪嫌疑人分别冒充民政局、财政局工作人员拨打当事人固话或手机告知:“你母亲去世有一笔丧葬费补助”、或 “你丈夫当兵去世可领抚恤金”、或 “你刚去世的弟弟有一笔丧葬抚恤金未领取”等诱骗当事人;
      二是实施“定向”诈骗。犯罪嫌疑人均系掌握了当事人近期家中有人亡故的信息,能准确报出死者的姓名、性别、死亡时间、死亡医院等信息,因此轻易骗取了被害人的信任,实施了“定向诈骗”,具有极强的欺骗性;
      三是长时间通话。作案人员“以领取钱款具体怎么操作”为诱饵,让当事人拨打其提供的“民政局”、“财政局”等单位的咨询电话。为掌控整个行骗过程当事人的情绪波动情况,减少外界人对当事人的侵扰,控制当事人汇款,作案人员要求当事人保持手机通话状态,再以领取补助需先要支付“手续费”、“账户激活费”或者领取补助要通过ATM机转帐功能来实现等,遥控指导当事人到附近银行ATM或登录手机网银系统实施一系列的转账操作。
      老戴支招预防电信诈骗
      ●如果接到陌生人电话,一定要先确认对方身份,不要主动猜测对方是谁,在没有确实弄清对方身份的情况下,更不要盲目答应对方的要求。
      ●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购房退税”、“购车退税”、“返还补贴”的电话或信息。即使有这样的政策,也需要到相关部门现场办理。
      ●公、检、法机关作为执法部门,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涉嫌犯罪、“电话欠费”等问题进行处理,因此不要相信此类骗术。
      ●任何陌生人通过电话、短信,要求您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为您提供安全账户为您的存款进行保护的,请一概不要相信。切忌不要按照陌生人在电话中的提示去银行柜员机操作。
      ●多向身边的老年人揭示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要对家中老人的银行卡进行转账额度限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