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警惕“猜猜我是谁”诈骗

“猜猜我是谁?”近日,本市不少市民接到这种冒充自己的亲朋或熟人,采用套话的方式骗取信任后实施诈骗的电话。警方提醒市民: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切勿轻信他人。
此类案件的作案过程大致是:先拨通受害者电话,让受害者“猜猜我是谁”,如事主回答“真的想不起”,那不法分子就会说“你连我都忘了,那就算了”;如回答“哦,你是某某”,嫌疑人就会说“是呀,你终于想起来了”,随后便称将于近期看望对方,以博得好感,为下一步的诈骗做好铺垫。次日或稍后两日,嫌疑人会编造在去的途中出车祸、遭绑架、嫖妓被抓等谎言,向受害人借钱,让受害者汇钱到指定的账户。
警方介绍,电信诈骗从开始时冒充公安民警、电信工作人员谎称“身份信息泄露”、“固话欠费”等,到如今的花样百出,且诈骗手段日趋高明,骗局也逐渐渗透至“购买机票”、“购车退税”甚至“开心网”等多个日常生活领域。由于这类案件大都采用远程操控,整个作案过程中,不法分子几乎不与被害人发生直接接触,给破案带来一定难度。
警方提示,一些老年人愿意回忆,特别是对老战友、老同学感情深厚,退休后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比较少,防范心理不强,容易上当受骗;另外,从生理来说,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反应能力下降,遇事往往不经分析,极易成为骗子进行诈骗活动的对象。骗子手法很多,有冒充公安、法院、检察院、医保局、社保局的,也有说是银行要冻结账号的。还有网络诈骗的,如冒用他人视频、照片,以儿女身份去欺骗父母的,要引起市民尤其是老年人的注意。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要有防范心理,不能人家说什么是什么,一定要核实,不能草率汇钱或给钱。一旦发现被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