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返程高峰小偷“机会”多 人在旅途切莫疏于防范

(2013-10-06 12:20:00)
标签:

杂谈



返程高峰小偷“机会”多  人在旅途切莫疏于防范

 

返程高峰小偷“机会”多 人在旅途切莫疏于防范

          返程高峰将至,此时也正是扒小偷们“找钱”的高峰期。假如遇到小偷,也够闹心的。出门在外的话,您一定要格外小心了,别让扒窃分子有可乘之机。

   八类场所是扒窃案高发地
   一是超市
   作案特点:此类案件主要集中在大型、人多的购物商场、市场,发案时间为人流密集购物时间段,稍不留神,手机、皮夹、包包被人盗走;
   应对措施:市民出入上述场所时,应钱包不离手或妥善保管好。
   二是公交车
   作案特点:选择对象以行动较为迟缓的老年人及女性为主。常见的扒窃手段有挤车门行窃,尾随上车行窃,覆盖物遮挡行窃,割包(衣袋)扒窃等;
   应对措施:背包的乘客尤其是女乘客,从上车开始,要始终将背包放在身前,并用胳膊护住。
   三是菜场
   作案特点:此类案件一般发生在上午、下午买菜高峰期。窃贼一般会以手上提着物品,或将财物放在斜插袋里的市民为目标;  应对措施:准备一个小钱包,只装买菜用的钱,拿在手上。
   四是街头
   作案特点:窃贼一般会以背斜挎包、双肩包的行人和骑车人为目标;
   应对措施:背包上街,最好将背包放在身前,遇到人多,用手护住背包的拉链;或放在车前方有盖的车篮里,包带较长的话可在车把上缠几圈。
    五是医院

   作案特点:此类案件主要以携带包的病人及其家属为主要目标;作案手段主要为拎包盗窃、趁病人熟睡无人之际盗窃、扒窃病人财物。随着医院就诊人数增多,发生在医院内的盗窃、扒窃案件也呈多发趋势。

   六是大型活动场所

   作案特点:此类案件主要以大型体育比赛场所和文娱演出场所的观众为目标;作案手段以年轻人防范意识薄弱,趁观众注意力分散之际,伺机盗窃手机、拎包等财物。

   七是车站和乘车途中

   作案特点:此类案件主要以长途车站、火车站的乘客为目标;作案手段主要是趁人手拎大包小包和拥挤之际扒窃乘客的手机、钱包等物品,还有就是在乘客等车时,伺机拎包盗窃。最后要提醒的是在乘车途中,乘客由于路途劳累打盹和迷糊之时也会给小偷造成拎包盗窃的机会。

   八是饭馆、茶楼

   作案手段:此类案件的对象主要也是顾客。窃贼一般也是趁顾客暂时离开之际,或者注意力集中时乘机盗窃手机、皮夹、包包等物品。

   六种常见的偷盗方法,如何“见招拆招”?

   1.前后夹击。

   上车或下车时,一个扒手堵在前面,假装还有行李或没系好鞋带,另一个扒手推挤并扒窃。

   提醒:扒手的眼神、举动、穿着打扮或携带物品多不合时宜,如走路时,不躲人反撞人,有意无意地触摸扒窃对象的衣兜;不断在人群中挤上挤下,东张西望,经常窥视他人装钱的部位。 

   2.暗度陈仓。

   扒手多是带一个拎包或手拿书报杂志,或者手腕上搭一件衣服作为掩护,另一只手从掩护的物体下进行扒窃;有经验的扒手还会手持报纸等物挡在你的裤袋或衣袋上。

   提醒:扒手最爱偷手机、钱包、项链、耳环,因此要重点保护好这四样东西。女性务必手搭挎包,经常动动包带,拉拉包链。

   3.声东击西。

   假装低头捡东西拉扯旅客裤脚转移注意力,之后乘机将物品从裤兜里偷走。

   提醒:旅客上车后不要将装有钱、证件、手机等贵重物品的衣服挂在衣帽钩上、茶几上。在公共场所,不要当众翻弄钱包、清点贵重的钱物。此外,在列车上要把行李放在离自己最近的行李架上,重要的行李要时刻不离身并放置在视线范围内。

   4:刀光剑影。

   一些扒手喜欢用剃须刀片割破拎包或者衣袋;还有些扒手喜欢用小剪刀剪窃项链。

   提醒:财物放在内插袋里时,为防止从衣摆下面伸手入衣袋,应将上衣纽扣扣好或拉好拉链。同时,尽量少戴贵重首饰乘车。

   5:釜底抽薪。

   有些扒手用一种细长的镊子,只夹出钱包里的纸币。

   提醒:在售票厅、候车室、进站口、车门口等人多拥挤地带时,经常前后左右张望一下,扒手以为你已经察觉,就会知难而退。

   6:隔衣取物。

   扒手穿着西装或夹克衫,手揣在衣袋里,但衣袋是穿底的,方便伸手行窃。

   提醒:男士喜欢将手机和钱包放到后裤袋里,此时要扣好纽扣,双手插在两侧的裤袋向前用力,如果有贼手伸出,很容易感觉到。

    公交车司机10条防盗暗语来帮你  

返程高峰小偷“机会”多 人在旅途切莫疏于防范



     “小偷经常出没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方,看见很多人往车上挤,他们就在后面‘渔翁得利’。”32路公交驾驶员徐萍说,市民上车就应该注意了,上车的时候应冷静,你越挤,越给那些潜伏在上车点的小偷机会,这些小偷一般不会上车,就在车下盗窃,得手后马上离开。  

     “因此,当我们看见有人动手时,就会提醒,‘请大家往里走,不要挤在车的门口’,这时乘客就应该注意了。”徐萍说。可能是由于这些防盗提醒暗语经常说,所以很多乘客麻痹了,以为他们驾驶员真是在提醒乘客“往后走”或者“不要挤”呢,其实这里面还有防盗的含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