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德讲堂
共建文明常州 【人物故事之孝老爱亲篇】

施益飞---清泉般的母爱

【人物故事】
施益飞,38岁,新北区孟河镇银河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最圣洁的爱,没有哪一种爱可以超越母爱,不求回报,这在施益飞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她肩负着家庭与工作双重重担,但是十五年来,从没有听她在外人面前抱怨过生活的劳累,一家人和乐融融。三个可爱的儿女也特别爱她,施益飞用清泉般的母爱哺育着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感染着孩子,演绎着天底下最伟大的母子之情。
施益飞依法生育一子15岁,一女5岁,加上小姑子家一女14岁。小姑子离婚后因多种原因无力抚养2岁大的女儿。施益飞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毫不犹豫地把侄女拉到身边,视如己出,用宽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个女孩,对女孩的抚育、关爱无微不至,从此该女孩叫自家妈妈为姑姑,称呼施益飞为妈妈。她对三个孩子不偏不倚,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一样严厉、一样温柔。
在孩子们的眼里,她既是一位慈祥的妈妈,也是一位严格的老师。教育孩子,她始终认为要从小事抓起,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是要求孩子们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孩子们放学回家做功课时,她从不看电视,总是坐在一旁静静地工作或者看书,营造安静、勤学的氛围。平时生活中孩子们遇到困难,她总是让他们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去代替孩子们完成,特别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育孩子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想方设法去解决,不要气馁。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她狠下心把年幼的孩子送到了寄宿学校,让他们接受军事化管理,力所能及的活,总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如洗自己的手绢、袜子之类的小件。节假日她经常带着孩子们去看望年迈的外公外婆,从小培养孩子们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家有什么好吃的也要求孩子们让爷爷奶奶先吃。婆婆几年前患上了乳腺癌,手术后常年吃药,孩子们每逢节假日在家时,总是在施益飞的引导下为奶奶盛饭夹菜、端水拿药,晚上帮奶奶打水洗脚。孩子们学会了感恩,懂得爷爷奶奶辛劳了大半辈子很累,现在生活好了,要尽孝心回报他们。她对子女言传身教;对邻里关爱帮助;对社会无私奉献。在母亲的感染下,孩子们团结同学,诚恳待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总能伸出援助之手,积极献爱心。
作为母亲,施益飞不但在生活和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儿女,还在其它方面影响着他们。在家庭事业上她是一个脚踏实地、善解人意、热于助人,值得职工信赖的人。在公益事业上她和丈夫带领村民筹资铺浇村民小组水泥路,并包揽缺口资金;每年暑期对本村“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给予一定资助,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出资让党员去华西村参观学习;对村民的业余生活关心备至,给老年活动室赠送100册图书供村民阅读;2012年银河村委办公大楼改造她资助2万元。这些举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
【人物精神】
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掌上之宝,都需要全身心地细心呵护,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幸福、无忧无虑地成长,是每个母亲的愿望。施益飞像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平凡,且更用心、专心。她将继续去努力、去付出,去践行“母爱”的真谛。
一个好人一盏灯
汇聚耀龙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