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德讲堂
共建文明常州 【人物故事之孝老爱亲篇】

顾炳其---无私相伴母子情,且行且珍惜

【人物故事】
顾炳其,男,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银河村人,顾炳其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悉心照顾植物人母亲的事迹打动了众人,被广为传颂。
顾炳其的母亲丁银珍是孟河镇银河村茅庵片村民小组的普通村民,在2011年遭遇车祸,成了植物人。顾炳其对母亲不离不弃,把经营的生意兴隆的店铺转手后全天候照顾母亲,他希望有一天能用他的亲情唤醒母亲。
2011年9月5日下午4点左右,丁银珍从扬中买完东西,骑着三轮车回家,为了避让一辆汽车,自己却冲到了低坝下面,三轮车压在了身上。丁银珍当即昏倒在地。村民发现后,立刻将她送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抢救。经诊断,丁银珍头部遭到重创,全身多处骨折。丈夫和儿子顾炳其赶到医院,医生告知这样的消息:“生存希望渺茫,且医疗费用昂贵,家属要作好思想准备,很可能会人财两空。”
“只要有一口气,一定要救她!”回过神来,顾炳其下了决心。当夜,丁银珍就被推进手术室,之后,她几乎与手术相伴:仅头部手术就6次,医院天天发病危通知书。
在重症监护病房待了两个多月,丁银珍的病情逐渐稳定,但还是没有知觉。回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近一年左右仍毫无反应。医生宣布,她已经成了植物人,苏醒的机会微乎其微。看着原本好好的母亲成了这副模样,顾炳其忧心重重,伤心不已。
从重症监护病房出来,顾炳其整日整夜陪伴在母亲身边,给母亲按摩、擦洗,每两个小时帮他翻一次身,一有空就坐在床头陪他说话,喊她名字,还学会自己帮她吸痰,一天要帮他吸几十次,换食管。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从市一院出来后,顾炳其又将母亲送到102医院治疗了半年,两次住院花去医药费60多万,家底全部掏空,还欠下许多外债。医生说,再住院也没多大用处,植物人的康复是漫长的过程,不如回家好好照料。
2011年年底,顾炳其带母亲回家。他在母亲的床旁边安放了一张小床,方便日夜照顾母亲。日常生活中一顿饭就要喂一个多小时,他不厌其烦;母亲不能自己排便,每次都是他一点点帮她抠出来,这样常常弄到床上,衣服、床单几乎天天要洗……顾炳其的付出,村民都看在眼里。一年,两年……,丁银珍仍昏迷不醒,一些好心人便悄悄劝他放弃:“你为这个家也尽力了,还是放弃吧,你母亲年纪也大了,2年下来了,也没有什么好转,你还有一个老父亲要你好好照顾的,还是放弃母亲,好好跟父亲过日子吧。”对于好心人的话,顾炳其只是报之一笑。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母亲卧床两年多,从来没有生过一次褥疮。房间虽小,但是也收拾得整整齐齐,无一点异味。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顾炳其看来,自己只是尽本分去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却不想打动了不少邻里,传为美谈。无私相伴母子情,且行且珍惜!
【人物精神】
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顾炳其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是个负责任的好儿子。其实,他只是用朴实的行动去坚持朴素的信念,但这种做法总能给人一种力量,就像春天里并不耀眼的阳光,温暖了人心,催生了美德的种子。(来源:中国常州网)
一个好人一盏灯
汇聚耀龙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