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道德讲堂
共建文明常州 【人物故事之敬业奉献篇】

黄峰---城市最美的守护者

【人物故事】
黄峰,1972年出生,天宁区环卫处垃圾清运工。为了城市的洁净,他起早贪黑,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署,每天清运垃圾3吨以上,往返路程近30公里。为了工作,他连续15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他还经常积极参加各种突击义务劳动和志愿服务。
十多年前,黄峰同志从安徽阜阳老家随着打工的队伍来到常州。从农村到城市,映入眼帘的是车水马龙,流光溢彩。感觉特兴奋,对城市中任何东西都充满着好奇。现实很快冲淡好奇,漫无目的地来到这座美丽城市,对于他虽然做过几年小学代课老师来自农村,没有技术、文化程度又不高的年轻人来说,生存和赚钱比想象中的要难。经过努力,找了好几家单位,可好景不长,做不到几个月就辞职了,原因复杂。或许是与环卫有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招聘到天宁环卫处工作,工作虽然苦点,累点、脏点,工资也不高,但劳动待遇及劳动保障有保证,而且工作环境比较轻松,单位领导也十分重视外来职工的生活,就这样他任劳任怨一直做到现在。
在十几年的环卫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1997年起,就从事垃圾清运工作,一直坚持到现在。主要负责关河路,青山桥到五角场沿街和单位等地段生活垃圾的收集和清运工作。该地段靠近火车站,车、人流量大,工作强度高,给安全也带来威胁。他每天总是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下班。由于流动人口多,小摊小贩多,随时随地丢弃的垃圾也多,这给垃圾收集清运带来很大的困难。他凭着对环卫工作的热爱,树立“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精神,克服种种困难,起早贪黑坚持巡回收集垃圾,每天清运垃圾在3吨以上,来往路程就有30公里。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经常不计较时间,不计较报酬,参加环卫突击义务劳动。2008年,常州普降暴雪,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投入到抗雪救灾的工作中去,为了赶时间,每天凌晨3时30分前就起床,路面全部被积雪厚厚地覆盖,只能徒步艰难地走在路上,准时参加清扫路面扫雪突击活动。连续几天工作到晚上11点30分,由于工作量巨大,他病倒了,领导心疼他的身体,让他休息,不允许他再参加抗雪救灾突击活动,可他还是偷偷地“混”在大队伍的当中,他说:“这样的突击活动,必须有我的身影,我决不当逃兵”。
黄峰同志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经常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2005
-2006年,被常州天宁环卫处评为“十佳进城务工人员”;2006年,被天宁区总工会评为“十佳外来工”;2006-2007年,被常州天宁环卫处评为“十佳外来标兵”;2008年,被天宁环卫处评为“十佳外来工”;2008年1月,被天宁区政府评为“优秀保洁员”;2008年5月被常州市评为“劳动模范”,2011年5月被江苏省评为“劳动模范”称号。2012年1月在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被评为“先进个人”。2013年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全国优秀环卫工人”称号。(来源:常州文明网)
【人物精神】
如果说,每个城市的生活,就像一首宏伟的交响曲,那么,环卫工人就是那乐谱上的音符,黄峰同志就是这些音符中的一个平凡的小音符,可却在自己特定的位置上发出了悦耳的旋律。祝愿好人黄蜂一生平安,家庭幸福安康。
一个好人一盏灯
汇聚耀龙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