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庞大的地铁站纳凉族
五大问题须思考

炎炎夏日,酷暑难熬,去公共场所纳凉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去地铁站乘凉是很多市民的首选,在全国有地铁的城市,并不罕见。地铁纳凉族,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夏日一景。乘凉那点事,看似微不足道,但谁也没想到,“杭州地铁出现纳凉族”的新闻出现后,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
问题一:天气太热,去地铁站乘凉该如何对待
烈日烘烤,高温持续,地铁站里有空调,自然成为市民选择纳凉场所的首选之地。为什么市民到地铁站纳凉,也间接反应出市民公共纳凉地少得可怜。政府部门应多开放一些可供市民公众纳凉之处,同时也可减轻地铁站纳凉人数大的压力。地铁站方面也可以对纳凉市民进行正确的劝导,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接受市民纳凉。“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问题二:地铁站纳凉暴露出基础设施不完善
一个安全有序的乘车环境固然是群众所要求的,然而酷暑难耐,良好的避暑纳凉场所同样也是广大群众们迫切需要的。面对市民避暑纳凉的需求,变堵为疏,为百姓提供一些避暑的妙招、避暑场所,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使群众集中避暑。有了专门避暑纳凉场所,到地铁里避暑的“纳凉族”自然就会减少,而政府维护地铁运营秩序的目的也会达到,可谓一举两得。
问题三:地铁纳凉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市民纳凉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摩擦,引发安全问题。如何能在降低安全隐患和管理成本的同时又能满足市民纳凉的需求呢?可以从合理管理、纳凉分流和正确劝导等方面努力。有序的让地铁乘客通行,避免因人流太多发生意外事故。有关部门还可以对纳凉市民进行劝导、宣传、教育等方法,避免因拥堵而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地铁公司应做好分流工作,保障安全秩序和营运秩序。
问题四:纳凉族须注意自身素质
一般去地铁站纳凉的市民,有很多都是是因为家里没有“取凉”设施,同时又酷热难耐,对于这部分“弱势群体”,给予他们“取凉”便利,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但是纳凉市民也应做一个文明纳凉人,在自己纳凉的同时不要影响社会秩序、公共环境卫生,更不能危害公众安全。
问题五:地铁站纳凉可能会妨碍公共秩序
市民纳凉可能会造成地铁站拥挤、破坏环境卫生。如果地铁发生意外安全事故,不仅危及纳凉的居民,还会严重妨碍救援乘客。面对地铁站纳凉的利与弊,专门把地铁作为纳凉的场所,显然是不可以的。可能影响地铁的正常的运行秩序和影响乘客的利益和人身安全。所以市民把地铁站作为专门的纳凉场所还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