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莫成为“愚游”

“驴友”是对户外运动,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称呼。特指参加自助旅行、一般性探险、爬山、穿越等爱好者,来源于“旅”友和“绿”友的谐音。“绿”是指环保,不污染环境。因此,将驴友当作旅游的谐音。简单的说“驴友”就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运动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面对日益成长的驴友队伍。驴友出行时应注意什么?遇到危险时怎样自救?这些都成了关注的焦点!
驴友出事的新闻频频出现,今年就发生了多起驴友伤亡的惨剧。6月23日,一行8人的驴友队伍在穿越温州苍南县莒溪大峡谷时,一14岁小驴友在峡谷中失踪,至今下落不明。6月29日,河南郑州的“驴友”,一行7人,当天在马圪当乡境内登山探险过程中,途经双底村驴屁股沟时迷失方向,一名女“驴友”从山上不慎滑落,腰部受伤。7月7日,在莒溪大峡谷又有一名驴友发生意外,从20多米的瀑布上摔下,头颅撞裂,当场死亡。
驴友出行“五注意”和“三会”
一注意:健康出行,饮食营养
外出旅游中要步行甚至爬山越岭,体能的消耗相当大,身体体质稍差一些的人,经过紧张劳累的旅游活动,免不了会降低身体的抗病能力。因此,最好在饮食方面,要有较好的营养补充。旅游活动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开阔视野和放松紧张情绪,在日常饮食方面适当进食一些肉食品、蔬菜和水果等,对维持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使人精力充沛,都有很好的作用。
二注意:防范旅游病
在旅游中,很容易发生一些常见病和创伤,必须有所防范,并掌握一些救护的方法,做到有备无患。
三注意:伤风感冒
在旅游途中,由于活动多,比较疲劳,身体的抵抗力较差,加上有时衣服未及时穿上。一旦受风寒,就容易患上伤风感冒。所以要特别当心出汗脱衣服后,要即时穿上,不能等到凉时再穿,否则就来不及了。
四注意:上火
在旅游途中,有些人由于生活节奏的突然改变,会严生食欲不振,心绪不宁,两面潮红,甚至嘴唇也发炎溃疡,有的甚至连嘴巴都不易张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现象。可以在出发旅游之前,随身带点牛黄解毒片、板蓝根冲剂等降火药物。
五注意:腿脚肿
坐办公室工作的人,平时活动量很小,在进行旅游参观时,步行时间一旦较长,就会感到很劳累,在旅游过程中都容易发生脚肿的现象。这虽不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但会感到脚发麻发胀,举步沉重,行动不便。
一:会呼吸
1、不要憋住一口气“腾腾”向前走,这样心肺会出问题。
2、呼吸急促时要用深呼吸来调整。
3、气喘时要停下来深呼吸。
4、全程要匀速前进,当心跳和呼吸发生变化时要调整。
二:会休息
1、尤其在运动初期要站着休息,不要坐下来休息。
2、突然间坐下去会对心肺功能产生影响,严重时站起来后会发生晕厥、抽筋现象。
3、刚上路不久需要休息时可以短休,行进20分钟左右可以停下来歇息1分钟左右,喘口气。
4、运动了一大段距离后,可以在平缓一点的地方坐下休息10分钟左右。
三:会饮水
1、运动前期的二三十分钟出现口渴现象,是身体自己调节的生理反应,是假渴,并不真正缺水。此时可以适量补水,只要小口小口抿就好了,目的是让口腔尽可能湿润,大口大口饮会增加心肺负担。
2、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牛饮”。
驴友受困自救方法:
1、登山前一定要考虑当地环境,不盲目登山。
2、装备要齐全,并且一定不能离身。
3、在登山中迷路,要提前找好避风处。
4、如果有积雪时,可考虑打雪洞或用干柴搭简易避风棚。
5、及时发出求救信息并找可燃物品准备取暖。
6、极寒天气下,不要大量运动,要不断地活动手脚。
7、等待救援时可做小活动分散注意力。
8、如是团队,可二人或多人相互取暖。
9、两人保持说话,一定要相互鼓励。
10、坚定意志,要有强烈求生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