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陌陌”摇“微信” 谨防“大陷阱”

(2013-06-19 17:04:10)
标签:

账号

活动信息

犯罪分子

地方

嫌疑人

分类: 预警提示
 

 

 

 

 

聊“陌陌”摇“微信” 谨防“大陷阱”


聊“陌陌”摇“微信” <wbr>谨防“大陷阱”


      “陌陌”“微信”是当前网上流传的热门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具有多种新型交友功能。“陌陌”“微信”等手机软件给手机用户带来通讯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当下,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通过这些时下热门交友软件进行骗财骗色。

      今年以来,不法分子利用“陌陌”“微信”等软件侵害事主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呈攀升趋势,利用“陌陌”“微信”等软件进行抢劫、强奸、杀人的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所以要小心“陌陌”“微信”等聊天工具可能泄露你的隐私,甚至会给你带来杀身之祸。

      案件回顾:

      案例一、6月中旬,受害人宋女士报警,称自己在“陌陌”手机交友软件上认识了自称“王某”的人,在假意与自己交往后,将自己骗至一家旅馆。并对受害人进行强奸抢劫的犯罪行为。

      案例二、近日,一女孩因在“微信”上传自己照片被一男子尾随,随其杀害。23岁女孩与家人失去联系两天后,她的尸体在一公路涵洞被发现,后脑有硬伤,财物全不见。嫌疑人称,在“微信”看到她的照片,在地铁口将其拦下,提出发生关系被拒后,将女孩掐死后抛尸 

 

      利用“陌陌”“微信”实施犯罪的特点:
      1、嫌疑人多数为年轻人,在“陌陌”“微信”聊天中大多谈吐风趣幽默,能在较短时间内赢取被害人的信任。在取得被害人的好感和信任后,伺机进行诈骗、抢劫、强奸等违法犯罪行为。
      2、受害人多为喜爱上网的年轻男女,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但大多心思单纯、不能预见潜在的犯罪危机。
      3、嫌疑人利用“陌陌”“微信”邀请被害人见面,随后在与被害人的见面过程中实施犯罪。也有嫌疑人在取得被害人信任后获取被害人的私照,然后利用私照威胁被害人实施敲诈勒索。
      4、嫌疑人大多在宾馆等较为隐蔽、或偏僻的区域实施犯罪。且嫌疑人经常使用化名、假地址等方式方法,实施犯罪后不容易或很难被发现。

     

      老戴提醒:

      1、在使用“陌陌”“微信”等聊天工具交友时,要慎重发布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公开自己的状态及外出旅行的活动信息。在使用“陌陌”“微信”等聊天工具的过程中,应及时关闭手机的定位功能。
      2、要对“陌陌”“微信”等交友平台的好友进行过滤,不要随意使用“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等功能,不要轻易添加不认识的好友,对刚认识的“好友”的见面邀请要提高警惕。
      3、要提高防范意识,即使在确认对方身份和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见面,也要尽量减少去偏僻的地方,避免单独与“陌陌”“微信”等聊天工具上认识的陌生好友见面。
      4、收到好友“陌陌”“微信”急需钱用的求助时,不要立即转账、汇款,要先电话好友进行核实确认,以防不法分子盗用好友“陌陌”“微信”账号实施诈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