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网络征婚有风险   谈婚论嫁当谨慎

(2013-03-11 16:49:29)
标签:

警惕

征婚

诈骗

特征

杂谈

 

 文章常用花边

 

 

【警惕】网络征婚有风险   谈婚论嫁当谨慎 

  

【警惕】网络征婚有风险 <wbr> <wbr> <wbr>谈婚论嫁当谨慎

 

 

      近段时间以来,各省市婚恋诈骗案频发,且有50%的婚恋诈骗案双方是通过世纪佳缘、珍爱网、百合网等婚恋网站或聊天软件相识。
     
婚恋网站暗藏“桃色陷阱”
      2012年2月,琴女士在“百合”网上认识了陈某。陈某告诉琴女士:“如果见面后感觉合
适的话,我一定会娶你”,从而取得了琴女士的信任。
      十天后,未曾谋面的陈某打来电话,称自己在香港开的“创艺家居专卖店”开业了,请她帮忙
张罗。为了帮“男友”买发财树、给公司换牌匾,琴女士连续三次汇款7万元,后发现陈某手机停机,这才发觉自己上当。2012年8月,陈某落网,当时他正在和“世纪佳缘”网上认识的吴小姐吃饭。他供述说:“我没有职业,听说在交友网站上聊朋友骗钱容易得手,于是起
了歹念。”
      在城市打拼的单身男女越来越多,由于沟通交流渠道匮乏,很多人借助网络、报纸等征婚平台
寻找另一半。网上信息难辨真假,通过网络交友征婚千万要多留个心眼。警方提醒:“剩女”虽“恨嫁”,但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


      婚恋诈骗三大特征
      婚恋诈骗并非防不胜防,犯罪嫌疑人一般都有其固定的套路。只要提高警惕,不难识破。

 

【警惕】网络征婚有风险 <wbr> <wbr> <wbr>谈婚论嫁当谨慎


 

      特征一:伪装“高富帅”
      一些女性渴望嫁一个有钱有地位的成功人士,犯罪嫌疑人抓住女性这种心理,虚构自己的身份
信息、经济实力和家庭背景,假扮老板、政府机关领导、高级军官、律师等精英阶层,利用这些光环骗取女性的信任。

 

【警惕】网络征婚有风险 <wbr> <wbr> <wbr>谈婚论嫁当谨慎

 

      特征二:巧立名目要钱
      犯罪嫌疑人最常见的骗钱借口是资金周转不灵、亲人或自己生病住院、需要买结婚用品等。其
次,打着帮助被害人投资理财、开办公司、移民、买房、办事等幌子要钱。

 

【警惕】网络征婚有风险 <wbr> <wbr> <wbr>谈婚论嫁当谨慎


 

      特征三:“街头男”骗了“高知女”
      这些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基本无业,绝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而被害女性不少是公务员、公司职
员,层次较高。为什么她们这么轻易上当呢?
      据相关人士分析,这些犯罪嫌疑人虽然文化层次较低,但是常年“走江湖”,社会经验丰富,
会见机行事,善用甜言蜜语哄骗女性;女公务员、女职员的工作环境较为单纯,接触社会阴暗面很少,一旦对犯罪嫌疑人建立信任,往往不遗余力地解囊相助,缺乏必要的警惕。


      警方提醒:提高警惕保持清醒
      婚恋诈骗案中,28岁至40岁的女性被害人约占70%,她们多为离异或感情受挫的女性,
对组成家庭有强烈的需求,获得一点点关怀温暖就容易麻痹。所谓“剩女”恨嫁,离异愁嫁,她们急于完婚,戒备心更低。
      婚恋诈骗案中,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行骗多次,有的犯罪嫌疑人欺骗了十几名女性,有些诈骗
团伙的被害人更是多达百人,遍及全国。
      警方提醒女性,婚恋交友中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轻信所谓的“多金男”“精英男”,要多方
验证对方的身份信息。当对方以各种理由借钱时,一定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允诺。即使借了钱,也要保留借条、汇款记录及相关的聊天记录、短信等证据,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报案,
这样才能防止更多女性受到伤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