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后外来人员返城高峰
五类案件需警惕
元宵节过后,迎来外来人员返城高峰。根据以往刑事案件发案规律分析,外来人员返城后将是刑事案件多发的阶段,特别是盗窃车辆、盗窃车内物品、盗窃通讯电缆、抢夺、招工诈骗等五类重点案件将会反弹。在这个特殊时段,广大市民特别要提高警惕,多长个“心眼”。

一、盗窃电动车、摩托车案件
外来人员大量涌入,违法犯罪人员很可能会乘隙盗窃电动车、摩托车,将此作为图财的手段和新的交通工具。此类案件一般发生在公共场所门口、偏僻路段。发案时间一般集中在傍晚时段。
警方提醒:
1、车辆要及时到公安机关登记、上牌。牌证、发动机号、车架号是合法权属登记,也是重要的识别标记,失窃后,警方可依此及时堵截查控,异地警方也能在破获案件时及时地找到失主,发还车辆。
2、车主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在娱乐、购物或办事时停放车辆,应选择管理规范的停车场所,不要贪图节省停车费而将车停放在缺乏防范、无人看管的居民楼道或街道路旁,更不要停放在灯光昏暗、偏僻冷清的地方。尤其是在中午和晚上停车时应更加小心,尽量将车停放在来往行人较多且在视线范围之内的地方,过于偏僻的地方最容易失窃。并一定要把电动车、摩托车的钥匙拔下,及时落锁,最好加固U型锁,锁到地桩上,有条件的尽量加装可靠的防盗报警装置,不给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3、在居民区,应将车辆尽早入库或停放在指定的集中看护停车场所,无人看护时,最好用防盗锁把车锁在某个固定物上。
4、家中的摩托车、电动车一旦被盗,一定要到辖区公安派出所报案或拨打110报警。这样,公安机关可根据您所提供的线索,加快破案速度,一旦破案后可将追缴的车辆及时返还到您的手中,不要因为价值低或找回的可能性小而放弃报案。
5、敬请市民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来路不明的摩托车、电动车,这样既让盗车贼没有了销赃市场,又可使您远离销赃之嫌。

二、盗窃车内物品案件
盗窃汽车内财物案件由于作案成本较低,成为外来违法犯罪人员主要选择目标。此类案件一般发生在社区保安、门卫尚不健全的老居民小区、无人看管的广场和娱乐、餐饮、商场、超市门前,主要以砸车窗玻璃、撬盗汽车后备箱为作案手段,发案时间一般以过路行人稀少的下半夜和就餐、娱乐时间为主。
警方提醒:
1、离开车辆时随身带好财物,防止贼手砸窗或撬开后备箱窃取车内财物,需知汽车不是保险箱,即使短时离车,也应携带财物下车并锁好车门。
2、停防车辆时尽量选择有专人看管的停车场地,不要为图一时方便或节省金钱而在偏僻处或无人看管的地方停放,一旦失窃将会得不偿失。
3、加装诸如警报器等科技防护装置,提高安全防范的保险系数。

三、盗窃通讯电缆案件
以拾荒收旧为掩护,从事盗窃通讯电缆线案件将上升。此类案件发案地点主要集中在乡村道路沿线;作案时间犯罪分子多选择凌晨时段作案。
面对日益猖獗的盗割通讯电缆犯罪,仅仅依靠公安机关的打击是不可能得到彻底遏止的。它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公安机关与企业齐抓共管,根据此类案件的特点逐步建立起管、防、控、打的有机结合体,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止此案类案件的高发态势。
警方提醒:
1、企业要加强对自身职工及雇用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企业有用人方面不仅要技术还要品德,强化对从业人员的跟踪管理,一经发现有犯罪嫌疑的,立即与公安机关紧密配合,建立起有效的管控机制,在获取确凿证据后要坚决打掉,不要护短;
2、企业要积极投入资金,加强通讯电缆的技防措施,力争对企业所辖的线路实现实时监控,一经发现异常立即联合公安机关启动快速反应机制;
3、企业在搞好原有巡逻队伍的同时,应在线路经由地聘请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小区域的巡逻力量交由当地公安派出所统一调度指挥,与企业监控技防措施紧密配合,力争实现在小范围内发现快、反应快,最大限度的压缩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

四、抢夺案件
第一类为尾随受害人银行取款后飞车抢夺案件;第二类为乘受害人使用手机之际抢夺手机;第三类为针对步行当事人乘隙抢夺其拎包和单肩挎包。
警方提醒:
1、取款时多留心眼
现实生活中,信用卡、存折款被人盗取已屡见不鲜。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当你到银行取款摁密码时,一定要注意遮挡密码,避免让人偷窥。取款回单一定要立即撕毁,不能落到犯罪分子手里,对存折密码要避免用电话号码、自己的生日、车牌号码等,使用信用卡要经常更换密码,以免有人尾随,密码泄露,被人钻了空子。一般大额现金要尽量转帐,或者有人陪同,专车接送,多留一点心。
2、警惕扒手伸黑手
扒手,一类使人深恶痛绝的人。随着城市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乘坐公交车的人越来越多。扒手往往利用公交车人多拥挤时,里应外合,扒窃乘客衣裤口袋或身后背包里的钱物,使人难以防范。我们平时应多注意观察,发现神色诡秘、东张西望或手里拿着报纸装模做样、臂上搭着衣服的人,一定要多留心眼,以防不测。不妨在口袋、背包上缝上刺毛搭扣,打开时会发出响声,惊动小偷,使其不便下手。背包里应尽量少放贵重物品。一旦发现被窃,不要忍气吞声,而应立即报案。
3、不让飞车贼得逞
一个人好端端在路上行走,突然飞来横祸,身上的背包或手机、项链一下被人抢走,防不胜防。除了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外,自己也要时刻提高防范意识。平时喜欢背包的女性走路要走人行道,尽量靠里行走,包背靠人行道里侧的一边,如在人行道旁见两成年男子同骑一辆摩托车要多留意。背包里不要放贵重物品,也不要把手机挂在胸前,不要使用背带不坚固的背包。女性遭到抢夺后,应勇敢的马上“打的”悄悄跟踪犯罪分子,或用其他通讯工具报警。

五、招工诈骗案件
节后,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潮涌进城,招工换工进入白热化阶段。其中不免有些不法分子利用打工者找工作的急切心情进行诈骗。
警方提醒:
1、求职者可在网上通过搜索引擎查询有关招聘单位的信息,或对招聘者所留下的联系电话及信息关键字进行搜索,如果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里,同一个电话号码在不同网站或为不同招聘单位的联系方式时,就很有可能是骗局。
2、路边张贴的招工小广告、网上招聘,特别是要招聘有丰厚待遇的“灰色”男女公关工作,请不要相信;在面试之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要注意查看该中介机构是否悬挂有合法证照、收费标准及相关退费规定;在应聘过程中应留意招聘地点是否固定或正规,要保存好求职相关资料,如收款收据、推荐函及其他材料,以便被骗后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手机接收到的招工短信切莫理会;不要将身份证、暂住证等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
3、熟人帮忙招工诈骗中的骗子其实手法老套,但能利用求职者的心理而得逞,正规单位的聘用工作有着比较严格的程序和规定,不要相信旁门左道,以免落入诈骗陷阱。
4、正规的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不会用手机短信的形式,手机接收到的招工短信多为诈骗信息,市民切莫理会。
5、打着虚假单位的幌子,在繁华地段或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租赁临时“办公地点”进行“招聘”。招聘时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要求求职者交纳报名费或面试费,然后进行简单的信息登记,走走过场后让求职者回去“等通知”,之后卷钱走人。在求职时必须提高警惕,在面试之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不要轻信花言巧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