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指南】让高峰时段的高架道路更安全、更通畅

自从凝聚着全市上下智慧和汗水的高架道路正式通车后。腾空飞架的巨虹,疾驰流畅的车流,勾勒出了现代化常州的繁华。拔地而起的高架路长虹贯日,变“扁平”为“立体”,结束了常州没有高架的历史,陡然拉近了城市的南北距离,激活了整个城区的交通脉络,进一步增强了常州作为长三角交通枢纽的底气。它不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桥”,也是我市加快发展、构建和谐常州的缩影。
然而,近期我市高架道路高峰时段频频发生多起交通事故,11月9日龙江高架棕榈路段发生两起追尾事故,涉及7辆小客车;11月12日龙江和青洋高架发生11起交通事故。高架频频发生交通事故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同时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起来。
经分析,高架事故频发原因有三:
1、流量大、车速快,事故机率高。由于高架道路属于城市快速路,加之早晚高峰时段车流量大,车辆集中,安全距离不足,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2、季节变化、恶劣天气等极易诱发事故。进入秋冬季节,由于早晚温差大,部门车况不佳的车辆容易发生各类机械故障,加上故障车辆的车主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极易导致后方行经车辆紧急变道或者追尾而诱发交通事故。
3、突出交通违法引发事故比例高。高架道路发生的交通事故中80%以上是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加之驾驶人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
对此,警方提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加大巡查密度。依托“7531”网格化勤务模式,科学划分网格责任区,建立以高峰守“点”、平峰巡“线”、重点路段控“面”的全覆盖勤务机制。重点加强早晚高峰时段的巡逻管制,规范通行秩序。
二、加强应急处置。加强网络视频巡查力度,一旦发生事故,应该科学指挥,在最大限度和最快时间内分流高架道路车辆;同时积极会同清障、清扫等联动单位建立高峰备勤制度,及时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三、完善交通设施。对易发生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的路段进行调研排摸,通过施划实线、限速标志等设施来增加安全指数;通过可变情报板24小时滚动播放标语;在高架道路匝道口前置200米设置禁止货车、行人、非机动车、牵引车等标志标牌。
四、严格路面查处。在高架道路违法行为较突出的重点互通处设置临时检查点,以设卡和巡逻相互补形式,大力开展“凌晨”、“清晨”、“午夜”、“午间”重点违法行为集中联动整治。
五、广泛宣教提示。一方面通过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实时播报高架道路实时路况信息;另一方面,以宣传车、恳谈会、现场答疑等形式走进高架道路沿线企事业单位,宣传告知广大驾驶员文明行车、安全驾驶。
同时,驾驶员朋友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行车、安全驾驶;
二、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或天气不佳时,应减速慢行、保持车距;
三、每年都要对自己的车辆进行年检和审核,防止车辆因机械故障而导致交通事故;
四、驾车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要分心,更不能酒后驾车或在行车过程中接打电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