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学侍母” ——
诠释“孝”文化,释放正能量

近日,湖北襄阳“90后”大学生程威打工救母 、带母上学 、休学侍母的感人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一个月前,医生告诉程威,治疗对他母亲已经难起作用,基本到了临终关怀阶段。那时程威便决定,暂停学业,休学回老家陪母亲走完她人生的最后一程。“妈妈要走了,我无法改变这个现实,只想用我的爱,减缓她的痛苦。”“功课以后可以补,但报恩却不能补,毕竟妈妈的生命只有一次”,程威如此坦陈心迹。(荆楚网)
程威的心声,给我们大家上了一堂孝道课。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有一句古训叫“百行孝为先”,它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我们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世间最可报答的亲情就是父母之情。
然而相对于同是“90后”的其他一些青年呢?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在家娇生惯养,备受父母呵护,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思想严重,对父母的感恩回报意识较弱,导致发生大学新生不会洗衣服把脏衣服寄回家让母亲洗和母亲怕儿子不能自理备足30双袜子来替换等等的事件。社会上对于“90后”的评价是:他们缺少理想、无社会责任感、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不懂孝顺、不懂回报、不会担当,是“自私、颓废的一代”,甚至是“垮掉的一代”。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这些问题只是部分“90后”群体的表现,并不能代表所有“90后”的行为。
作为“90后”程威的作为已经改变了大家对“90后”的看法,他们并不是“垮掉的一代”、“自私的一代”,而是值得信任、大有作为、堪当重任的新一代,他们身上展现敬老孝亲、知恩重义的传统美德和临难不惧、甘于担当的优秀品格,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
其实,不管是“90后”还是社会上其他的人都应该孝顺父母,将“孝道”挥洒到社会每个角落。千万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后悔,所以行孝要趁早,不容耽误和借口推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这些都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但在父母长辈的“幸福指数”中,更需要来自子女的孝心亲情,这不是金钱、物质能够替代的,他们需要的是子女的关心和呵护!
我们要真正树立行孝意识,将行孝转变为实际行动而不是口中话语、纸上义务!诠释“孝”文化、释放正能量,让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够感受到子女孝顺、儿孙绕膝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