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假将至,选购家电如何巧避商家陷阱(二)

(2012-09-29 17:20:32)
标签:

避免商家陷阱(二)

产品选购篇

团购产品篇

商家提价篇

赠品藏猫腻篇

分类: 温馨提示
 

 

 

长假将至,选购家电如何巧避商家陷阱(二)

 

产品选购篇:特价商品有价无货

 

长假将至,选购家电如何巧避商家陷阱(二)


      在十一期间选购家电产品,各商家惯用的口号就是以产品超低价的口号来吸引消费者,但是在实际选购的过程总往往都是有价无货,网友要选择家电产品的过程中售货员都会推荐一些比自己所宣传低价位更高的产品来让消费者选购。
      对于超低价、特惠价谁不喜欢呢?当然商家也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宣传广告中打出了众多特价的产品,999元的26寸、2999元的42寸、4999元的52寸等等,我们经常都能看到,但消费者真的按照宣传广告的标价去卖场询问时,确告之产品“刚刚卖完”,紧接着促销员会拉着用户推销其它型号的产品。此时,又一位消费者被欺骗了。
      以“特价”为噱头,哄骗消费者到卖场购物是商家有一个一贯使用的伎俩。但多数情况下,“特价”平板电视都被告知已售完,并且这类特价产品还不一定适合您,要是因贪图便宜缺购买了一款自己不中意的产品,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当然,如果你抢购到了这类特价产品,还一定要问清楚它的三包和售后,以免后面会有许多不可预知的麻烦。


团购产品篇:谨慎面对低价团购活动

 

长假将至,选购家电如何巧避商家陷阱(二)


      在2010年,中国掀起了一场“团购”之分,平板电视市场也是如此。“团购”顾名思义就是大家集中一起选购某一款产品,这种集体选购的方式,不仅让消费者体验到了产品的实惠,同时也给商家带来了不菲的销售额。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对平板电视团购提出了质疑,表示团购实质上就是一种变了味的价格战,它利用了消费者的购物冲动心理和对产品的不知情,利用先标高售价再打折的手法,倾销过时淘汰产品,对中国彩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都是一种严重伤害。
      部分团购活动大多采用虚标价格、处理老品机的做法忽悠消费者,消费者非但不能享受到真正应该得到的价格优惠,而且购买的产品也不可能是性能最先进的新产品。
临近十一,万维家电网在这里提醒消费者千万别做了厂家清理库存的牺牲品,而高性能的新品不可能一上市就超低价优惠的,消费者一定要到现场货比三家,挑选真正适合自己的性价比高的产品,这才是真正的理性消费。


 

商家提价篇:产品提高原价再降价

 

长假将至,选购家电如何巧避商家陷阱(二)


      不是所有标有降价标签的产品都会优惠,一个产品有两个不同的价签在卖场是很正常的事情。细心的消费者通常可以看到卖场上同一款产品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价签。
      那么到底该如何应对呢?首先:确定自己需要买的东西,事先做好规划,比如需要买洗衣机,那么您家里有几口人、您买的洗衣机需要有什么样的功能、比较倾向波轮还是滚筒等。其次:去卖场亲自挑选适合您的洗衣机,这个阶段可以多跟促销员聊聊,了解产品的特点,但是大的方向一定要自己把握住,比如价位、比如类型。
      三:在卖场确定了品牌、型号之后,先别急着购买,再去网上详细的了解情况,多看看正规网站所提供的报价、参数等。四:在确定了价位之后,直奔卖场去买回自己想要的洗衣机。这样一来,无论卖场再在价格上做什么手脚,消费者也都不会被迷惑了。

 

赠品藏猫腻篇:赠品没有三包政策

 

长假将至,选购家电如何巧避商家陷阱(二)


      一些朋友在商场购买商品时通常会同时的获赠一些小礼品,例如买压力锅送水壶、买洗衣机送吸尘器之类的,但是由于当时在购买时没有购物发票,以至于出现问题之后没有合理的途径解决;更有商家直接告诉消费者说赠品不享受三包政策。
      相关法律规定:“赠送的产品凡是被列入国家‘三包’产品范畴的,应当受到‘三包’条例约束,其他在购买产品中获得的赠品也是一样。
      一些商家为招徕顾客,采取消费满一定数额即获现金赠券或优惠券等促销手法,如“买100送50”、“买100返100”,但不说明使用条件,待消费者要求兑现优惠券时,却发现柜台上到处写着“本柜台恕不参加活动”,而能使用优惠券的商品往往是高价、高利润商品。其实,商家就是让这种活动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欲望,引诱人们掉进循环购物的“无底洞”。

   (网上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