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发炎”孰是孰非?

(图片来自网络,诚谢原作者)
央视7月29日《焦点访谈》播出了一期节目:男科门诊的秘密。记者在石家庄男科医院博大医院化验时,用绿茶替代了尿液,随后医生称尿液检测出了炎症、霉菌和杂菌,记者被诊断出重度肾虚、前列腺炎、附睾炎。相关疗程费用为546.4元一天。(7月29日央视网报道)
“茶水发炎”这个“黑色幽默”,放到今天的医患关系背景下,确实很是令人气愤。199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可以兴办医疗机构。然而,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进来了。过度医疗、高价收费骗敛钱财,让一些民营医院成为惟利是图的代言人;没病说有病、小病当大病治,甚至误诊给患者身体带来更大的痛苦,这些医院、医生的做法不但有违医疗机构的职业道德,有的已涉嫌欺诈甚至犯罪,所以再怎么激烈谴责都不为过。央视记者深入这些医院进行调查,揭露其骗人黑幕,值得我们肯定。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记者的这次“尿检”是一个典型的钓鱼采访,由于尿检仪器没有鉴定样本是否为尿液的程序,医生看病又遵循“有病推定”原则,在记者预设的“诱饵”下,医生很容易受到化验结果表象的误导,以致诊断错误。如同“钓鱼执法”一样,“钓鱼采访”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干扰了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严肃性,这种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其实早在2007年,卫生部就针对“茶水发炎”这个问题做出过回应,只要含有和尿液中可能检出的相同或类似物质,尿检仪器就会自动辨别生成结果。因此抛开医院、医生等职业道德如何不论,仅从科学而言,倘若只是以“茶水发炎”的化验结果来指责医德,理由或许并不是很充分。如果就这样轻易的断言医院都是“黑心”的,那么这对医院和对公众都是极其的不负责任。
“茶水发炎”孰是孰非很难界定。一方面它的确反映出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许多漏洞急需相关部门去补救。另一方面某些记者自己策划的一些新闻事件,不实事求是地加以报道也极易引起公众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危机,这样潜在的不和谐将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我们大家应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心中一杆秤,对错心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