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过半 关注孩子安全勿松懈
转眼暑假已过去一半,当家长把关注孩子的目光聚焦在学习、饮食和心理等“重要领域”的时候,却不知意外伤害已悄然成为暑期儿童安全的头号“杀手”。近期媒体频频刊登孩子溺水、失足坠楼、烫伤的消息,使孩子们的暑期安全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杀手一:下水游泳,意外溺亡
溺水是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不少孩子常趁暑期父母不在家去河边玩耍或者游泳,最终导致意外发生。绝对不能让儿童单独去河湖、池塘游泳,应选择安全合格、有专业救护人员的游泳场所,儿童须在家长看护下游泳。
如果意外发生,应先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清除在儿童口鼻中的淤泥、烂草、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畅通,然后将儿童头部下垂、腹部置于急救者肩部、头足下垂,快步奔跑,借助体位及重力学作用使呼吸道及胃内的积水迅速倒出。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杀手二:路上嬉戏,车祸频繁
随着现代化建设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意外也明显增多,而儿童独自出行或玩耍时发生的交通意外也不断增加。因此,要加强对儿童的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儿童不要乱穿马路,不要在车辆来往频繁的道路上玩耍嬉闹。
若发生意外,应做好现场急救,不要随意搬动伤者的身体,特别是昏迷的人,以免造成病情的加重。如果碰撞部位大出血,可以拿干净毛巾进行压迫止血,处理后立即送医院。

杀手三:误食药物,毒害多多
近几年来,儿童误服家长的药物,儿童误服农药的意外事件也越来越多。平时家长应分开家中的外用药和内用药,包括化妆品。家中的清洁物品、药物、农药等都应该放在孩子不容易拿到的地方,且要有明显的标识。
发生急性中毒时,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如清洗被污染的皮肤,除去受污染的衣服,脱离有毒的场所。最后用筷子或匙柄等催吐,尽量让孩子将胃中的东西吐出来,去医院时还应带上误服药物或毒物,方便医生对症下药。

杀手四:高处坠落,多处损伤
暑期来临,有些家长外出时把儿童一个人留在家里,儿童爬到窗口意外跌落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往往造成骨折、脑震荡、脱位等等的伤害。因此,家长尽量不要把儿童一个人留在家里,外出时,一定要将窗户关牢,不要在窗户附近搭设可以让孩子攀爬的物品。
一旦发生意外,要立即让孩子平静躺下;发现有外伤时,可用净水和药皂清洗伤口,用纱布包扎;若出现神志不清时,可解开衣服放松身体,伴有呕吐、痉挛症状时,应立即送往医院。发生骨折时,家长不要随意牵拉活动关节,可以用硬木板片或铁片临时固定再送医院进一步治疗,这样可以避免骨折断端损伤血管和神经。
儿童意外事故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活动场所、生活用品、玩具要符合安全标准,药物、食物等应该合理存放。除了平时多加防范以外,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家长、保教人员及儿童进行各种安全教育,保证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安全,减少意外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