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应候何时节 六月初迎大暑风
(2012-07-21 18:25:35)
标签:
大暑
二十四节气
习俗
养生
清
文化
|
分类:
七嘴八舌
|
欲知应候何时节 六月初迎大暑风

(图片来自网络,诚谢原作者)
【大暑的由来】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2-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的民俗】
在台州,民间有大暑送“大暑船”的活动。“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人们先在码头进行一系列的祈福仪式,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在
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期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湘东南地区则流行一句广东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即“凉粉草”,有神奇的消暑功效,用它做成的“烧仙草”在外观、口味、疗效上均与龟苓膏类似。台湾则有大暑吃凤梨之俗,乃是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大暑话养身】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22日便是大暑,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热的节气,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所以大暑养生重在一个“清”字,在注重饮食“清洁”、机体“清热”的前提下,进行“清补”,以补充营养,调理体质,防治心血管疾病。
一是要注意避暑,尽量避免在中午从事室外活动。从事室外活动最好选择早晚较凉时分。如果不得不在中午从事室外活动,则要多喝凉水,但不宜多喝冰水;还应多喝解暑降温的凉茶、绿豆汤等。
二是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宜吃太热气的东西,如煎炸、油腻的食品不宜吃;冰冷的东西也应尽量少吃,尤其是冷饮。时下这种天气,人体内较热,一旦吃入过凉的食物,寒热相激,肠胃本身比较薄弱的人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三是要注意休息。时下暑性炎热,容易耗气,正常人都会觉得乏力,所以最好能够早休息,尽量不要熬夜。
【古人说大暑】
夏日闲放
唐 .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